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基层卫生健康便民惠民举措落实情况如何

2023-12-06 来源: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作者:佚名

  12月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在重庆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深化实化基层卫生健康便民惠民举措落实情况。

  基层医疗机构如何推进居民慢性病管理工作?

  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诸宏明介绍,自2009年深化医改以来,我国持续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承担了大量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尤其是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工作,与城乡居民建立了相对稳固的联系,很多城乡居民切实体验了相关服务。在推进慢性病管理方面,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举措:

  一是在基层便民举措中,推进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全面实施高血压、糖尿病两慢病长期处方服务,并逐步扩大慢性疾病病种覆盖范围;为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提供运动、饮食处方或建议。

  二是组织编制《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和《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指南》,指导各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做实做细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

  三是积极推进“医防管”融合型人才培养培训,建立医防融合机制。依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动提供预防和医疗相结合的服务,做好重点人群健康随访,对同时患有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疾病的患者,主要是通过医防融合,来推进多病共管服务。

  四是依托县域医共体建设,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上级医疗机构间建立分工协作、双向转诊机制,将上级医院服务向基层延伸。对于病情稳定的慢病患者,由基层机构按照规范和指南提供健康管理服务。

  《基层卫生健康便民惠民举措》印发4个月,各地落实情况如何?

  山东省: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居民提供周末疫苗接种和门诊延时服务,8月以来,近260万群众在周末获得疫苗接种服务,占总接种服务人次数的30%;近440万群众在工作日午间、夜间,节假日及周六周日就诊,占门诊总就诊人次数的18%。

  北京市:

  针对近期儿童呼吸道疾病感染人数较多的情况,在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增加周末儿童诊疗服务,有效缓解当前儿科呼吸道疾病诊疗压力,全力适应患者就医需求。

  四川省:

  将县域巡回医疗等工作纳入全省基层卫生健康重点工作任务清单重点推进,开展了千名专科医师进家庭医生队伍、万名医护走基层志愿服务活动,截至9月底,在全省8806个村卫生室开展派驻服务,服务群众58万人次;开展巡回医疗3万余次,服务群众156万人次。

  如何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诸宏明介绍,为提升门诊服务质量和首诊水平,促进分级诊疗和基层首诊,国家卫生健康委在基层便民举措中提出推进中高级职称医师值守门诊服务。各地在实施过程中,通过调配内部资源或者统筹二三级医院及县域医共体,包括城市医联体、医疗集团等方式,来确保每周至少3个工作日有一名中高级职称临床专业技术人员在基层机构值守门诊。

  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主任张维斌介绍了当地通过深化“县聘乡用”“乡聘村用”改革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经验。

  在“县聘乡用”改革方面:

  一是建立骨干人员下沉机制。区县级公立医院每年按照不低于当年新聘执业医师总数的80%,派出骨干医师到基层工作至少一年。选派的专业需求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点单”、区县级卫生健康部门统筹调配,实现供需精准匹配。

  二是完善绩效工资制度。按区县级医务人员待遇,单独核定“县聘乡用”人员绩效工资总量,依据考核结果,由区县卫生健康委发放绩效工资。

  三是调整处方权到基层。将下派的骨干医师处方权从区县级医院调整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让下派人员安心在基层工作。四是建立激励机制。在基层工作满三年的,在职称晋升、岗位聘任等方面享受优先政策,让医务人员愿意到基层工作。这项工作从2022年开展以来,全市共下派“县聘乡用”人员2048名,显著提升了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在“乡聘村用”改革方面:

  一是鼓励乡镇卫生院利用余编,招聘大专以上医学毕业生从事乡村医生工作,享受乡镇卫生院事业编制人员同等待遇。

  二是支持乡镇卫生院聘用具有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人员到村卫生室工作,并为其缴纳社会保险。目前全市“乡聘村用”人员352名,既调动了乡村医生工作的积极性,也提升了乡村医生的专业化水平。

  通过这两项改革,提升了基层的诊疗能力。目前,全市农村地区居民患病首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比例接近80%,基本实现基层首诊。

  


原文链接:http://wsjkw.hebei.gov.cn/zwyw/400044.j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