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药片”里的“大民生”:乌鲁木齐市集采改革释放民生红利
“看病贵”一直是群众关心的焦点问题。“十四五”期间,乌鲁木齐市以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为突破口,打出了一套卓有成效的“组合拳”,让虚高的药价、耗材价格真正“降下来”,让医保改革的红利最大程度地“惠及于民”,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民生答卷。通过国家级、省级以及创新的联盟采购,累计超千种药品和耗材实现大幅降价,实施数量领跑全国,切实减轻了首府群众的就医负担,提升了百姓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一是集采政策全面落地,药品耗材大幅降价。累计实施国家、省级药品耗材集采药品46批1212种、医用耗材33批108种,新增集采药品耗材平均降幅超50%以上,实施数量全国排名第一。对于乌鲁木齐市的退休教师张先生而言,国家集采政策是他药盒里看得见的实惠。张先生患有冠心病,长期服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在集采落地前,这种药每盒108元,每月药费超过300元。自从乌鲁木齐市严格执行国家集采政策后,同规格药品价格降至17.81元,降幅达83.5%。张先生现在每月药费不到60元,一年节省近3000元。“这不仅仅是省钱,”张先生感慨道,“更是减轻了心理负担,现在我可以坚持规范用药,不用担心给子女添负担。”
二是联盟采购成效显著,牵头中部联盟实现协同议价。牵头新疆地区“中部联盟”九个地市,全力推进药品耗材议价采购和集中带量采购工作:议价采购中选产品,药品平均降幅为13.77%,医用耗材平均降幅达34.21%,检验试剂平均降幅31.46%。其中药品降幅最大的药品为盐酸伐昔洛韦片,降幅为80.10%,进一步降低了群众就医购药的负担。集中带量采购中选产品,药品平均降幅57.86%,医用耗材平均降幅74.91%。
三是“双通道”机制与信息化协同推进,集采药品“买的上、可报销”。建立健全“双通道”供药保障机制,设立19家双通道定点零售药店,29家集采药品示范店,打通了集采药品供应路径,提升集采药品可及性。示范店平均配备集采药品172个品规,日均服务群众近500人次,慢性病患者占比达74%。同步搭建“乌鲁木齐市医保便民服务”平台,目前平台已接入基层定点医疗机构118家、定点零售药店859家,全面实现手机端在线支付、处方流转、药品比价、药品配送等医保服务,进一步推动实现集采药品“买得上、可报销”,群众购药报销更加便捷高效。
原文链接:http://ylbzj.xinjiang.gov.cn/ylbzj/ybdt/202510/53150a558a7e4194a417d683465aad24.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