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品蟹正当时,教你避开吃蟹的“健康雷区”!
2025-10-15 来源:健康内参编辑部 作者:
金秋十月,正是“蟹肥菊黄”时。大闸蟹作为秋季餐桌的“顶流”,以其鲜美的肉质和独特的口感征服了无数食客的味蕾。不过,螃蟹虽好,却并非人人适宜,食用时更得讲究方法。

一、这些人群需格外谨慎
痛风患者:螃蟹嘌呤含量高达81.6mg/100g,一只大闸蟹(约200g)相当于急性发作期患者两日嘌呤配额。搭配啤酒更会抑制尿酸排泄,诱发剧痛。
消化脆弱群体:儿童脾胃未发育完全,建议每次食用不超过半只;孕妇应避开蟹黄,只吃彻底煮熟的蟹肉。
过敏体质者:甲壳类过敏可致喉头水肿,首次食用者建议先小量试吃,观察30分钟。
二、食用细节关乎健康
死蟹绝对不能碰!螃蟹死后细菌快速繁殖,产生的组胺高温也难消,吃了易食物中毒。
螃蟹不宜与柿子、浓茶、梨等食物同食。柿子中的鞣酸会和蟹肉蛋白结合,引发肠胃不适。
烹饪必须蒸透,沸水煮 15-20 分钟,才能杀死寄生虫和细菌。
三、选购储存要留意
选购螃蟹时要掌握“一看二掂三捏”的技巧:看蟹壳鲜亮、掂着沉手、捏蟹脚结实,活蟹才安全。
短期储存放冰箱冷藏,盖湿毛巾、控温 5-10℃,但建议尽快食用,不宜久存。
“九月团脐十月尖”,金秋蟹肥,我们既要享受这份自然馈赠,也要牢记“适可而止”,毕竟懂得节制,才能长久品味美食带来的愉悦。
【全国健康产业资讯发布中心】招募健康产业信息员,关注反腐倡廉,依法维权,依法行政,扫黑除恶。010-56153985,15340162831,010-53387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