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中医医院:我院药学部党支部连续两年深耕青少年健康科普
金秋九月,南宁市桂雅路小学四年级的课堂里传来阵阵药香。南宁市中医医院药学部党支部的药师们再次走进校园,为孩子们带来《探秘彩虹中药王国》《身边的中药》等特色课程。据悉,这是该党支部连续第二年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13位资深药师组成的授课团队中,既有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韦光华,也有广西中药传承骨干人才周金艮、刘睿等,他们将临床经验转化为生动的教学内容,让中医药知识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融入课堂。
创新教学模式 理论实践深度融合
课堂现场,“中药鉴别小知识”的板书格外醒目。讲师刘邦平手持栀子、茯苓等中药材样品,带领学生通过眼看、手摸、鼻闻进行直观辨识;在“铜盅捣碎栀子”实践环节,孩子们围在课桌旁,在药师指导下体验传统中药炮制工具的使用。教学中不仅采用多媒体展示生姜的图片与功效说明,更通过《肘后备急方》中“青蒿一握”的古籍记载,由谢宁药师引导学生思考古人浸泡取汁法与屠呦呦团队低温萃取青蒿素的创新关联,引发课堂热烈讨论。
课程设计注重“药食同源”理念的生活化渗透:学感冒知识时制作防流感香囊,“山楂丸DIY”课让学生体验蜜丸制作,秋仁茶制作课则带领孩子们探索药茶的养生智慧。这些将抽象知识转化为具体实践的教学方式,实现了“润物细无声”的文化育人效果。
课程迭代升级 构建常态化育人体系
据了解,该系列课程已覆盖桂雅路小学多个班级,形成常态化课后服务内容。2025年课程在去年基础上持续优化,通过趣味游戏、科普短视频、手工制作等创新形式,让中医“治未病”理念与中药鉴别、炮制等知识变得生动直观,不仅能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健康观念,更能培养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为中医药传承储备潜在人才。
岐黄薪火相传 党建领航文化育人
此次活动是南宁市中医医院“党建+中医药文化”品牌建设的重要实践。从《肘后备急方》的古籍智慧到现代中药创新,从课堂理论讲授到香囊制作实践,药学部党支部以党建为引领,将中医药文化的种子播撒在青少年心中。正如活动结语所言:“党建领航扬正气,岐黄薪火润童心;春秋耕耘培根基,杏林暖心启新程”,这场持续两年的科普行动,正以润物无声的方式,让中医药文化在校园中焕发新生机。
药学党支部跟同学们的活动合影
药师们为同学们展示萃取青蒿素教学
药学部药师为同学们讲课
原文链接:http://zyyj.gxzf.gov.cn/xwdt/GZDT/SX/t25994635.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