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医疗机构退出医保,国家紧急出手守护
最近一个月,全国超600家医疗机构主动退出医保,这一现象引发大众高度关注。医保定点资格曾是医疗机构的“金字招牌”,如今却遭批量放弃,背后究竟藏着什么秘密?
从各地情况来看,内蒙古包头市 12 家定点医疗机构、9 家定点零售药店主动申请解除医保协议;赤峰市官方公示的解除医保机构数量更是高达 1043 家,其中医疗机构就有 293 家。而这股“退保潮”主要冲击着民营医疗机构和药店。根据2021年实行的《医疗机构医疗保障定点管理暂行办法》,公立医疗机构不得主动提出中止或解除医保协议。
医保严监管是推动“退保潮”的重要因素。2024年国家医保局启动“史上最严监管”,飞行检查覆盖全国,大数据实时监控诊疗行为。2024年就追回违规医保资金275亿元,罚款金额动辄数百万起步。
同时,集采与DRG/DIP支付改革的双重压力,让许多中小型民营医院因自身条件限制,难以适应新规则,经营陷入困境。
然而,退出医保并非“一退了之”。国家医保局发布新政草案,拟引入前置核查机制。定点医药机构申请解除服务协议或不再续签时,医保经办机构将对其1至2年内医保结算费用开展核查。若发现涉嫌违法或违反协议使用医保基金,必须先按规定处理才能退出。
仅2025年1月至6月,全国就检查定点医药机构33.5万家,追回医保基金161.3亿元。新机制防止违规机构通过退出医保逃避处罚,确保医保基金不被侵蚀,最终保障的是广大参保人的就医权益。
【全国健康产业舆情中心】招募健康产业观察员,关注反腐倡廉,依法维权,依法行政,扫黑除恶。010-56153985,15340162831,010-53387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