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藏医的困惑:救了百代人的药方,为何成了“不合法”?
近日,一位藏族老医师在申请医疗机构执业许可时遇到了难题——他使用的传统藏药配伍,因“缺乏现行药典依据”而被判定为“不规范”。这让老医师十分困惑:“这些方子在我们部落用了上百年,怎么现在反而不合格了?”类似的情况在蒙医、苗医等少数民族医药体系中并不少见。政讯通·全国健康产业调研中心监督员为大家说明。
《中医药法》明确规定,国家需根据中医药特点制定和修订统一技术标准,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要公开可查,还推动建立国际标准体系。中医药和少数民族医药的诊疗方式往往与西医不同,很难用现代医学的实验室指标来完全界定。该规定的出台既确保了药品安全,又尊重了传统用药经验。
过去,一些民族医药验方因评审委员会缺乏相应领域的专家而被误判。针对这种情况《中医药法》要求中医药相关评审、评估、鉴定活动,应有专门组织或中医药专家参与。确保传统医学的独特理论体系和实践方法得到专业评估,而不是被简单套用西医标准。
同时,还明确加大对少数民族医药的扶持力度,通过加大扶持力度、加强机构和队伍建设等措施,促进其传承创新与规范发展。这不仅守护了濒临失传的医药智慧,更让传统疗法在现代医疗体系中找到定位。
标准化不是要消灭传统医药的独特性,而是为了让它们在现代社会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当少数民族医药不再因“不符合西式标准”而边缘化,中国的传统医学才能真正百花齐放,为健康中国贡献多元力量。
【全国健康产业发展促进中心】招募健康产业调查员,关注反腐倡廉,依法维权,依法行政,扫黑除恶。010-56153985,15340162831,010-53387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