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楼下的健身器材竟是“夺命陷阱”,央视揭开惊人黑幕!
2025-06-16 来源:健康内参编辑部 作者:
近日,央视《财经调查》栏目曝光了多地公共健身器材偷工减料、质量堪忧的乱象,引发社会广泛关注。那些本应助力健康的设施,如今却因偷工减料成为民众身边的“隐形杀手”。
调查显示,部分厂家为降低成本,将器材管材壁厚从国标要求的2.75毫米缩减至2毫米,甚至采用劣质钢材,导致承重强度和抗锈蚀能力大幅下降。更令人震惊的是,秋千、单双杠等非框架式器材本应采用地埋安装,却被违规改为仅靠四颗膨胀螺丝固定,立柱松动风险极高。成都某企业采购的非标器材因尺寸小、螺丝固定,被客户退回;宿迁某社区新装的器材尚未投入使用,便已暴露出严重安全隐患。
更令人咋舌的是,这些违规生产的器材,竟配有随意定制的合格证,印着各类捐赠标识及国标执行标准,实则完全不符合规范。而部分检测机构更是为虎作伥,出具虚假检测报告,让劣质产品堂而皇之地进入社区、公园。这些行为已严重违反《产品质量法》,涉事企业不仅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人更将面临刑事追责。
目前,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已联合多部门立案调查,责令涉事企业停产停售,并启动全国大排查。公共健身器材作为民生项目,本应推动全民健身,如今却因偷工减料让民众心生恐惧,不敢使用,阻碍了全民健身计划推进,也浪费了大量公共资源,损害政府公信力。只有各方携手,才能让公共健身器材真正成为守护健康的“卫士”,而非伤人的“凶器”。
【全国健康产业舆情中心】招募健康产业评论员,关注反腐倡廉,依法维权,依法行政,扫黑除恶。010-56153985,15340162831,010-53387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