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韵药香 探秘守真——河北大学中医学院百名学生的中医药文化新旅程
12月1日(农历初一),守真中医药博物馆开放日迎来了一群特别的客人——河北大学中医学院百余名学生。他们带着对中医药文化的浓厚兴趣与探索精神,到守真中医药博物馆进行了一次深入的参观与交流,在对话历史与实践中,找到了中医药在当代生活中的新价值。
探寻中医的千年智慧
跟随讲解员的脚步,学生们踏入博物馆展厅,仿佛走进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对话。从刘完素的医学成就到中医药发展的历史脉络,每一件展品都令他们流连忘返。“这里不仅是博物馆,更像是一扇通往中医药历史的大门。”一位大一学生兴奋地说道。
刘完素倡“六气皆从火化”和“五志过极皆为热甚”的理论,善用寒凉药物治疗热性疾病,这种治疗方法在当时的医学界中是一种革新,为后来的温病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温病学的影响极为深远。学生们认真聆听讲解,不时记录下自己的所思所想,还积极与讲解员互动提问,现场气氛热烈而活跃。
“趣”学中医药 感受中医之魅力
博物馆不仅是历史的展示场,更是学生们探索中医药实用价值的课堂。在中医药文创产品展示区,学生们围绕保定市中医院研发的中药香囊、足浴方、中医药代茶饮等产品展开热烈讨论。“这款防流感香囊里有哪些成分?适合什么体质使用?”学生们争相提问,讲解员耐心解答,不时还引导大家辨别中药材,现场学习氛围浓厚。
传承中医青年学子的文化使命
学生们在保定市中医院省级中医优势专科治未病科主任杜昕以及综合科副主任王艳辉指导下完成了体质辨识和健康咨询。“中医药文化不再只是书本里的理论,而是真正能走进日常生活的科学方法。”一名学生感慨道。在博物馆一角,不少学生还自发围绕刘完素医德故事展开讨论,表达了对“传承中医精神”的理解与决心。
中医药的传承不仅需要理论学习,更需要实践的锻炼和文化的熏陶。此次河北大学中医药学院学生探秘守真中医药博物馆之行,不仅是一次对中医药文化的深度探索之旅,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与文化的传承。学子们纷纷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继续努力学习中医药知识,为中医药事业的传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原文链接:http://wsjkw.hebei.gov.cn/sxdt/407956.j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