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医生监志东:做一名患者信任的好医生
2024年8月,监志东荣获医院“十佳医师”称号
诊室里,一台仪器,一台电脑,一张检查床,医生拿着一个探头,对着仪器,在病人身上涂上一层冰冰凉、粘乎乎的耦合剂后,全神贯注地紧盯屏幕观看,同时询问患者病痛情况及病史,时不时叮嘱患者吸气、呼气、翻身……一番操作,如行云流水。
对航空总医院超声科医生监志东而言,这就是他日复一日工作的写照。作为一名超声医生,他始终秉持医者职业精神,在超声影像下,日复一日聚精会神地工作,用“火眼金睛”识别疾病征兆,用缜密周全的判断,写出一份份检查报告。
用心练就“火眼金睛”
图片监志东医生(左一)工作中
“我必须为自己出的每一份报告负责,对报告负责就是对病人和生命负责。”监志东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他是一位已有15年临床工作经验的医生,工作以来,从未有过一例医疗差错投诉。
一名超声医生,必须要掌握过硬的解剖、生理、病理知识,熟悉各种临床疾病,熟练掌握各种鉴别诊断,方能练就一双不放过一丝疾病征兆的慧眼,时刻做出冷静准确的判断。多年持之以恒地学习和努力,监志东做到了。
在航空总医院超声科,超声医生工作量大、技术要求高、风险也时常在。监志东主要从事超声诊断及介入超声治疗工作。每年,综合接诊患者1万余人次,是他工作的常态。监志东的超声检查诊断工作,通常包括腹部、妇产、心血管、浅表小器官等多系统相关常见疾病及部分疑难重症。多年用心工作的磨炼,监志东不仅练就了一双识别疾病的“火眼金睛”,同时也积累了较丰富的工作经验。
在每一次的超声检查中,监志东都会认真扫查患者脏器的每一个切面,细致观察患者的每一帧超声影像,捕捉每一个细微异常,同时详细询问患者病痛情况及既往病史,全力为每一位患者提供精准诊断,为临床提供及时可靠的超声检查报告。他的工作,得到了患者和同事们的一致认可。
专业技术精益求精
监志东医生(左一)和同事一起为患者做紧急床旁超声检查
近年来,随着超声领域新技术的发展,航空总医院增设超声介入门诊,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便捷的超声诊疗一体化服务。
为了提高个人及团队的专业水平,提升新技术业务能力,作为介入超声组长,监志东带头学习新技术。他多次外出进修学习,积极参加全国介入超声新技术、新进展学习班,较全面熟练掌握了介入超声的技术操作及治疗,包括各脏器占位的穿刺活检、静脉置管、胸腔、腹腔、心包腔及各部位囊肿、脓肿的穿刺引流、胆囊及肝内胆管的穿刺引流、肿瘤的热消融、化学消融等技术。
为更好服务患者,帮助患者尽快缓解、治愈病痛,监志东和同事们常常加班加点开展介入超声引导下治疗。医院介入超声门诊自2020年开设以来,技术力量不断发展。在科室副主任栾玉爽(主持工作)带领下,截至目前,通过介入超声诊治的医院门急诊及住院病人,已有5千余人次。在超声引导下,监志东和同事们专业技术不断精进,攻克了不少技术难题,通过微创治疗技术,他们不仅为许多患者解除了病痛,还达到了损伤小、费用低的治疗目的。“每一次为患者解决问题的时候,都是我最充实满足的时候”。监志东开心地这样表示。
做好质控提升团队
在个人不断成长的同时,监志东还注重团队协作,积极参与科室的各项工作。作为科室质控员,他曾参与科室诊疗常规、操作技术规范等编写,每年详细制定科室质控管理计划表,严格按照北京市及医院质控管理要求,认真做好科室质控管理工作。监志东坚持“医疗质量第一、医疗安全第一”的原则,注重科室基础质控与深层质控全面建设、发展优化,并根据科室实际情况,制定工作管理计划,严格把控落实,持续促进科室医疗质量和整体诊疗技术的稳步提升,有效减少和避免漏诊、误诊,保障科室的医疗质量安全。
通过努力,监志东不断成长着。他曾获评为医院季度服务之星,两次当选医院优秀员工,2024年8月,他荣获了医院“十佳医师”称号。但在他眼中,成绩只是过去,医师意味着责任和担当。监志东表示,自己将肩负这份责任,坚守医者初心,秉持“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继续努力提升临床诊疗水平,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做一名患者信任的好医生。
原文链接:https://wjw.beijing.gov.cn/xwzx_20031/jcdt/202412/t20241204_395618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