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县:整合资源,多措并举,打造慢性病防控“太湖经验”
太湖县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质量、真实、规范、整合、成效五大目标为落脚点,以强化组织推动、强化资源整合、强化医防融合、强化协同联动、强化督导评价五大举措为着力点,以更新理念、打牢基础、破除堵点、创新机制、三医联动等五大策略为关键点,通过实施做真做实基本公卫、规范开展“两病”一体化管理、创新家庭医生个性化签约模式、打造精神卫生专科联盟、实施消化道癌早诊早治全流程管理、巩固提升创建成果等六大行动,竭力打造慢性病防控“太湖经验”。
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做真做实,筑牢慢病管理基础。今年以来,太湖县紧紧围绕年度目标要求,以提升服务真实性和规范性为核心,通过明确各项目目标任务、重新调整服务项目标准化工分制、改变资金分配模式、开展高频次督导等方式,强力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召开基本公卫工作推进会、座谈会、培训会近20次,出台《太湖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质量提升行动方案》《关于持续提升太湖县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质量的通知》等系列管理核心文件,对工作不真实、服务作假的情况零容忍,由卫生监督所直接立案查处,对服务不规范的情况,扣减项目资金和年度绩效考核分值,采取强力手段筑牢慢病管理基础。
规范开展“两病”一体化管理,推进医防深度融合。以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合理就医秩序为目标,采取行政推动、疾控指导、两院牵头、基层落实的总策略,组建近500名县乡村医生组成的家庭医生团队,定制18个一体化管理服务包,为近5万名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化分级评估,打造慢病管理信息平台,畅通双向转诊信息化渠道,7家乡镇卫生院完成“两病”一体化门诊建设。截至目前,已完成高血压一体化管理3.7万人,糖尿病患者一体化管理1.1万人。
创新家庭医生个性化签约模式,探索医患互动新格局。2024年,太湖县参照“两病”一体化管理项目工作方式,改进家庭医生签约模式,将家庭医生签约项目由既往的“打包式”改为“点单式”,居民可以根据自己的健康状况自由选择想享受的医疗服务,今年该县设置了包括癌症筛查、CT、B超、针灸等在内的35个个性化服务项目,项目价格平均减免28%。家庭医生签约个性化服务项目是我们县2024年家庭医生签约改革的重大创新内容,极大促进居民有偿签约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各类慢性病早发现、早诊有重大意义,同时推进了医防融合工作。截至目前,太湖县累计有偿签约近15万人,有偿签约率有了很大提升,为医患互动增加新的模式。
打造精神卫生专科联盟,促进稀缺医疗资源下沉。针对基层医疗机构精神卫生服务能力缺乏,精神障碍患者购药、规范管理难等问题,县卫健委整合3家民营医院、1家公立医院精神卫生诊疗资源,组成精神卫生专科联盟,通过分片包保、精神专科医生和药品下沉等方式,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提供用药指导、健康教育、危险性评估、协助转诊、人才培养等工作,逐步实现基层卫生机构精神卫生有医疗技术人才、满足患者基本用药需求,降低患者肇事肇祸风险,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实施消化道癌早诊早治全链条管理,为多癌种管理闯出新路径。参照农村癌症早诊早治“安庆模式”,按照“培养一个团队,成熟与发展一个学科,服务一个区域,造福一方百姓”的思路有序推进消化道癌早诊早治全链条管理,正在打造防、筛、诊、治、康全链条信息化管理平台,并将消化道癌管理平台嵌入公卫系统,减少基层工作量,2025年将胃、肠镜筛查纳入家庭医生个性化签约项目,减轻居民检查费用支出的同时为项目管理提供经费支撑,努力实现“发现一例早癌,挽救一条生命,幸福一个家庭”的美好愿景。今年来,全县共胃镜筛查近9000人,筛查出早期食管癌和早期胃癌患者80人,进展期癌124人,早诊率38%;肠镜筛查近3000人,筛查出早癌患者18人,进展期癌96人,肿瘤以上病变的检出率46%,远超过国家平均水平。
巩固提升创建成果,推进管理成效全民共享。自2020年建成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以来,太湖县持续巩固创建成果,完成两次健康影响因素调查工作,针对该县健康影响因素,联合多部门开展系列健康行动,全县慢性病防控综合水平有了显著提升。省级健康县创建工作顺利通过市级评估验收,健康细胞建设率逐年提升。经过两大创建工作的开展,全县各地各部门健康工作联动机制基本建立,健康环境建设取得一定成效,健康服务能力有了很大提升,健康文化氛围基本养成,向最终实现县域治理与人的健康协调发展方向不断迈进。
原文链接:https://wjw.ah.gov.cn/xwzx/sxgz/5757376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