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中医药大学邯郸名中医研修班赴西安临证开展研学活动
近日,邯郸市中医药学会名誉会长、薛伯寿国医大师邯郸传承工作室主任周海平带队赴陕西西安临证研学,河北中医药大学邯郸名中医研修班25名学员参加。此次研学得到了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大力支持,苟立成秘书长亲自安排,研学讲座由邯郸市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张瑜主任中医师主持。
开班之前,举行了简短的开幕式,分别由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职利琴致辞、周海平讲话。职利琴教授代表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致欢迎辞,陕西是中医药学的主要发源地之一,历代名医辈出,古都长安空前繁盛,药王孙思邈对中国医学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并享誉海内外。周海平主任中医师说,秦始皇出生在赵国邯郸,邯郸与陕西有着不解的渊源。西安之学,是寻根之学。根者,岐黄之术,根者,药王大医精诚。我们一定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
开幕式后,随即开始讲座,首先由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西安市第五医院心血管病院院长、一级主任医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陕西省名中医职利琴教授做了题为“现代中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进展”的讲座。
陕西省中医医院脾胃病二科、干部保健基地科主任、陕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导师、陕西省“全省一流创新团队”学术带头人闻新丽教授做了题为“脾胃病的中医辩证思路”的讲座。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二科主任、第一临床医学院内科教研室主任、陕西省首届优秀中医临床研修人才任艳芸教授做了题为“糖尿病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探索”的讲座。
下午学术讲座由邯郸市中医药学会副秘书长朱克主持。
二级主任医师、西安市中医医院内分泌风湿免疫科主任、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五教学医院内科教研室主任、研究生导师白小林教授做了题为“秦晋高氏内科治疗消渴经验”的讲座。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三级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第三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王亚丽教授做了题为“感悟歧黄魅力,争做中医明师——临证辨治高血压的实践与体悟”的讲座。
西安姚氏太和医室中医研究所主任、姚氏太和医室第六代传承人、长安中医学派秘书长姚蕤教授做了题为“河北老号太和医室历史沿革”的讲座。
七位讲者传道解惑,精彩纷呈,提纲挈领,非常实用。每位老师讲完,周海平均向诸位教授赠送“一座等了你三千年的城”邯郸文化系列丛书,传递邯郸文化,交流中医药体会。
大家在细雨之中怀着崇敬的心情,登上药王山,来到药王大殿祭拜药王孙思邈,张瑜主任中医师领诵《大医精诚》。全体学员在周海平主任中医师的带领下,向药王行三鞠躬礼,领悟医者仁心仁术,传承细心、用心、静心、仁心的行医品质,以德养身,普救含灵之苦,做一名济世良医。
在长达10小时的返邯途中,大家在车上相互交流,讨论热烈,各抒己见,感悟颇多。王红霞表示感谢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和邯郸市中医药学会搭建的此次学习平台,对授课老师表示感谢。付正良表示老师讲得好,临证思路新,并赋诗一首:“赵都名医赴长安,千里研学不畏艰。大咖共聚群英会,满座皆喜岐黄谈。大医精诚可济世,拜谒药王到铜川。杏林修得一身技,邯郸学派美名传。”孙孟章即兴编写文言文《西安研学记》,并进行了近一小时的阐述。宁沛说“周海平提出创建邯郸学派,建议邯郸学派以‘平’为核心思想,阴阳平和,以平为期,简称‘平派’”。李昆城、周国芳、张怀印、宋玉勤、王文兰、刘常林、张福平、孙涛、李海英、李军霞、范晓娟、陈淑清、聂亚飞等人先后发表了自己对此次游学活动的感悟与见解,表示熟读经典,勤求古训,博采众长,开拓临证思维,薪火相传,造福邯郸,为中医药发展做出贡献。
张瑜表示此次研学活动大家受益匪浅,不虚此行,鼓励大家要增强求学精神,虚心学习,彼此支持,借鉴名医名师经验,做个明白的医生。
周海平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要求大家继续深入学习讲座内容,进一步提高学术水平,在提高临床疗效的同时,行方智圆,学习历代名医、名家理论经验,广开临证思路,开创邯郸特色中医学术流派,为振兴中医传承中医发展中医做出新的贡献。
原文链接:http://wsjkw.hebei.gov.cn/sxdt/407012.j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