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石头”去哪了
9月6日早上,我像往常一样,拿着患者的病历去查房。当我走到16号病床时,患者正焦急地等待着我的到来,从他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他有非常重要的事情要询问我。我走向前,左手轻拍他的肩膀,贴近他的右耳,柔声地说:“爷爷,您今天状态特别好,恢复的不错!继续加油哦!”爷爷笑了笑,说到:“曹医生,刚刚主任来过,她说我身体里的石头已经没了。是真的吗?我的“石头”去哪儿了?”......
时间倒转至一个月前,那是一个周六,主任早晨打电话说今日要从外地来一名患者,让我来主管,我当时想,从外地来,还能坐车,病情一定不重,就不假思索的回答:“好的,主任!您放心交给我!”。但当我看到患者时,推翻了我最初的判断。患者年过八旬,全身水肿,一句话都说不完,就已经喘不过气来。仔细询问病史:患者生病一个多月,喘憋、乏力、纳差、黄疸,外院治疗无明显好转。他不仅饱受晚期心力衰竭的折磨,还被诊断出患有急性胆囊炎及顽固性的胆囊结石、胆管梗阻,病情错综复杂。面对这样的情况,在主任的指导下,我们制定了详细的治疗方案,让病情逐渐平稳,等待手术时机。与此同时,普外科医师团队在副主任李增辉的指导下,制定了详细的手术计划,确保在最合适的时间窗口实施胆囊切除手术。
经过周密的准备,患者被推进了手术室。手术过程充满了挑战,凭借着医疗团队的专业技能和紧密协作,手术顺利完成,胆囊内的“罪魁祸首”——那块引起疼痛和梗阻的“石头”也被成功摘除。术后,患者转入ICU。在ICU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老人顺利脱机拔管。但患者病情过于复杂,为了更好的进行术后诊疗,患者再次转入医院亚危重症病房——全科医学科,并及时与普外科沟通专科病情变化,加强疾病跨科共管能力,维持心脏功能稳定、调整抗感染策略、稳定胃肠功能、促进肺及肢体康复锻炼、加强心理疏导……
躺着,坐起来,站起来,走起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的病情一天比一天稳定,逐渐恢复了体力,脸色也日渐红润起来。当他得知那块困扰自己许久的“石头”已被顺利去除时,不禁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我的石头去哪儿了?”原来,这是他在术前最关心的问题,而现在,这个问题有了最好的答案。
诚信为魂,仁爱为本,博精求索,图强进取,每一次成功,每一次付出,每一次收获和感动,都是对医院院训的深刻践行。我们也将继续秉承“诚信、仁爱、博精、图强”的院训精神,为构建健康中国、增进人民福祉贡献力量!
原文链接:https://wjw.beijing.gov.cn/xwzx_20031/jcdt/202410/t20241025_392844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