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科普宣传

提素养 促健康丨新版健康素养第66条

2024-09-11 来源: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作者:佚名

  

  国家卫生健康委日前发布的《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2024年版)》(简称“健康素养66条”),你掌握了吗?今天我们来学习第66条内容——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释义(2024年版)

  第66条

  发生洪涝灾害时,选择正确避险方式,会自救互救。

  洪涝灾害包括洪水灾害和雨涝灾害两类,多指大雨、暴雨引起水道急流、山洪暴发、河水泛滥、淹没农田、毁坏环境及各种设施等现象。严重的洪涝灾害会诱发山崩、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在突发公共事件中属于重大、频发、面广的自然灾害。

  预防洪涝灾害,要关注天气预报,多雨水季节不去山区河道等危险地带。注意洪灾预警,特别是发生持续暴雨时,要高度警惕。接到洪灾预警时,要根据政府要求,有序转移到地势高、地基牢固的地方。关闭煤气阀门和电源开关,防止次生灾害发生。

  遭遇山洪,要果断躲避。溪、河洪水迅速上涨时,不要沿着河谷跑,应向河谷两岸高处跑。住宅被淹时,要向屋顶、大树转移,可用绳子将身体与固定物相连,以防被洪水卷走,并发出呼救信号,积极寻求救援。落水者要尽可能地保存体力,利用门板、桌椅、木床、竹木等漂浮物转移到较安全地带。不要贪恋财物,以免丧失逃生机会。

  对于救上岸的淹溺者,不要控水,尽量将其置于侧卧位,注意擦干身体并保暖。如果溺水者意识不清,迅速清理口鼻异物,保持气道通畅。对呼吸心跳停止的溺水者实施心肺复苏,对有外伤的给予止血、包扎、骨折固定等。


原文链接:http://ynswsjkw.yn.gov.cn/html/2024/xuanchuankejiao_0902/402128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