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西县:“三化并举”稳步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
岳西县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地处大别山腹地,地跨长江、淮河两大流域,辖区面积2372平方公里,户籍人口约41.14万。全县现有医疗卫生机构250个,其中,县级公立医院2个,乡镇卫生院24个,村卫生室(服务站)189个。近年来,岳西县以保障人民健康为出发点和立足点,深度整合县域医疗服务资源,组建了以县医院、县中医院为龙头的2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强化信息互联、深化合作共建、优化公卫服务,人民群众就医获得感不断增强。
强化信息互联“通脉络”。整合升级信息化业务系统。近10年来,2家县级公立医院HIS(医院信息管理系统)、PACS(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LIS(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电子健康卡、各类智慧化便民系统基本建成,涵盖90%以上管理和服务范畴。2011年起,基层医疗机构依次构建了包含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基层医疗HIS、公共卫生系统、家庭签约系统、双向转诊系统、“智医助理”和贫困人口“一站式”结算等相关信息化业务系统,24家乡镇卫生院全面完成基层LIS和PACS建设。
打造自助和远程医疗平台。实施就医“数字赋能”行动,上线医疗自助服务系统、数字“云胶片”、自助取药机、自助开单等数字化设备,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同时,通过落实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制度,打造远程会诊中心、远程影像中心、远程心电中心等,推进医疗资源上下贯通,建设区域协同急救调度系统,实现院前医疗急救无缝衔接,或开展远程会诊,对基层影像、心电检查结果进行一对一解读,出具报告,共同制定治疗、康复方案。
深化合作共建“聚合力”。“组团式”共建县域医疗次中心。持续推进来榜、白帽、店前、菖蒲、主簿等5个县域医疗次中心建设,依托2家医共体牵头单位,开展“组团式”帮扶,针对乡镇卫生院医疗力量薄弱科室,选派40名派驻医师开展教学查房、手术带教、专题讲座、健康宣教、病例讨论等医疗卫生服务,探索县域医疗次中心“试点”路径,推动实现区域医疗资源共享。2023年40名派驻医师共完成门诊诊疗1万余人次、住院患者查房5000余人次、业务培训30场次1000余人次。
“驻扎式”联建急诊急救和特色专科。2家医共体牵头单位分别选派临床科主任担任乡镇卫生院业务院长,实施“驻扎式”帮扶,有力推进合作共建。岳西县中医院与白帽、五河、头陀、菖蒲等乡镇卫生院联建胸痛中心,打造急性胸痛协作圈;与天堂镇卫生院联建脑病(脑外伤、脑中风)康复中心,引入高压氧舱;与五河、巍岭等乡镇卫生院联建全国基层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培养优秀中医继承人。目前,岳西县已联建创伤中心等5大中心和1家全国基层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
优化公卫服务“惠民生”。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该县建立以村卫生室为主体、乡镇卫生院为支撑、医共体牵头单位做保障的签约服务模式,开通医共体家庭医生与上级医院的转诊绿色通道,方便患者就医。同时,建立医共体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微信群,发放家庭医生签约联系卡,畅通医患“零距离”沟通渠道,为签约家庭提供健康管理、上门巡诊等便捷、连续的医疗服务。全县现有“1+1+N”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189个,2023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65岁及以上老年人46270人。
拓展创新社会协议服务。以长期护理保险为依托,支持博爱医院、天堂湖养老中心等6家有资质的社会协议服务机构为失能、高龄等重点人群开展居家上门服务。在加大对提供护理服务人员专业培训力度的同时,借助信息化手段,搭建服务供需对接平台,加强与社区、家庭的协作,形成全方位的关爱网络。2023年全县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中医药健康管理率、家庭医生签约率分别达66.36%、85.36%、80.73%。
原文链接:https://wjw.ah.gov.cn/xwzx/sxgz/5749876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