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总医院肖庆博士专治颅内"堰塞湖"
来自深圳的三口之家来到航空总医院神经外四科门诊,小女孩外表天真烂漫,实则承受着智力和语言发育迟滞的沉重负担。父母四处求医问诊,四年间走遍了不知多少医院,始终未能找到解决之道,得到的答复普遍建议再生一个。他们无法接受,坚信孩子的病是可以治愈的。
随着时间的流逝,小女孩的症状日益严重,从右侧肢体功能障碍到行走不稳,再到沉默不语,每一次恶化都像针一样刺痛着父母的心。在北京神经外科领域知名医院,小女孩被诊断为可疑颅内囊肿病变,推荐到航空总医院肖庆主任处,一位在微创神经外科领域有着深厚造诣的专家。
在神经外四科的诊室里,肖庆主任仔细审视着影像资料,反复对比父母带来的资料,基本可以排除硬膜下血肿或积液、脑软化灶、脑萎缩三种情况;经过细致的检查和分析,肖庆主任给出诊断:蛛网膜囊肿,可能伴随癫痫,孩子的精神和运动发育受到了严重影响。
面对家属的坚持和期望,肖庆主任建议采用软性神经内镜技术进行手术,进入颅内观察蛛网膜囊肿与其他脑组织的位置关系,在囊肿壁上选取一个合适位置,器械进入工作通道,划开囊肿壁层,双向造瘘后囊壁皱缩,与脑室想通,相当于脑内异常水流积聚成为“堰塞湖”,通过“人工挖掘”,使其逐步排水,化解危机。
面对诊断结果,家长心中五味杂陈,终于看到了久违的希望。尽管手术风险和未来恢复程度都是未知数,他们还是决定抓住这微弱的光芒。
入院后,医生安排小女孩完善术前检查及相关科室会诊,明确目前双侧颞中区异常放电,考虑患儿发育异常。头颅MR检查对比其外院影像片,左额顶蛛网膜囊肿进行性增大,向小女孩父母告知当前病情及手术治疗方案、替代治疗计划、预后情况等。父母表示知情理解并积极要求内镜下手术治疗。
术后第三天,当爸爸激动地告诉肖庆主任孩子开始交流、表达和理解时,整个病房都沉浸在难以置信的喜悦之中。一周后,这家三口回到了深圳,继续他们的康复之旅。这一次,他们不再是孤军奋战,因为他们知道,有了科学的力量和医生的智慧,再小的希望也能照亮前行的道路。
专家视点
蛛网膜囊肿是一种常见的颅内良性占位性病变,通常发生在脑的表面,由脑蛛网膜层的异常增生形成。这种囊肿可能会压迫周围的脑组织,导致头痛、癫痫发作或其他神经系统症状。
软性神经内镜技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方法,通过一个小孔进入颅内进行观察和操作,具有如下优势:
1.微创性:与传统开颅手术相比,软性神经内镜手术创伤更小,恢复更快。
2.精确性:内镜提供了高清晰度的图像,使医生能够更精确地识别囊肿与周围脑组织的位置关系。
3.安全性:由于创伤小,手术风险相对较低,术后并发症也较少。
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描述软性神经内镜技术治疗该疾病。医生往往把蛛网膜囊肿比作一个颅内的"堰塞湖"。
堰塞湖的形成:在自然界中,堰塞湖是由于河流被堵塞而形成的湖泊。同样,蛛网膜囊肿是由于脑内液体循环受阻,导致液体积聚在脑蛛网膜形成的囊性结构。
观察与定位:使用软性神经内镜技术,医生可以像观察堰塞湖一样,仔细观察囊肿的位置、大小以及与周围脑组织的关系。
选择恰当位置:就像治理堰塞湖需要选择恰当的排水点,医生会在囊肿壁上选择一个恰当的位置进行手术,以确保手术效果和安全性。
双向造瘘:通过划开囊肿壁层,创建两个开口,使囊肿内的液体能够流入蛛网膜下腔。这个过程类似于人工挖掘堰塞湖,打通水流通道。
囊壁皱缩与排水:双向造瘘后,囊肿内的液体会逐渐排出,囊壁会随之皱缩。就像堰塞湖的水位下降,压力减轻。
化解危机:随着囊肿内液体的排出,对周围脑组织的压迫得到缓解,症状得到改善,就像堰塞湖的危机得到化解。
专家简介
肖庆神经外四科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后
肖庆,神经外四科(内镜微创神经外科)主任、主任医师,神经外科学博士,博士后,荣获王忠诚中国神经外科医师2011年度青年医师奖;2018年以独到的软性神经内镜技术入选第二届国家名医榜单获评"国之名医.优秀风范"荣誉称号。擅长领域:擅长神经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杂症的诊断及外科治疗,尤其擅长应用软性内镜微创手术治疗脑室脑池疾病包括各种类型脑积水、脑室内感染、蛛网膜囊肿、颅内血肿特别是脑室内铸型血肿及脑室内肿瘤等;应用Trocar及气腹技术进行微创脑脊液分流手术。
原文链接:https://wjw.beijing.gov.cn/xwzx_20031/jcdt/202407/t20240731_376332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