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健康城市

淮南市市场监管局巧用“加减乘除”提升监管质效

2024-04-26 来源:安徽省药品监督管理局  作者:佚名

  淮南市市场监管局始终把出实绩、取实效、守牢药品安全底线作为药品监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探索加减乘除管理法,有效推动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

  一是强化网售监管,在创新措施上做“加法”。全面摸底排查,压实主体责任。认真摸清辖区药品网络销售药店底数,制作发放“药安封签”,增强企业的主体责任意识和质量风险控制能力。优化工作流程,提升监管效能。严把网络销售进驻关口,深入开展对药品网络销售企业进行全覆盖检查。线上线下同步,消除监管死角。对网络销售药品的上下游渠道开展闭环检查,加大“店外店”“仓外仓”“账外账”等线上线下不一致行为的打击力度。

  二是强化风险防控,在消除隐患上做“减”法。落实会商机制,做好源头预防。每季度定期风险会商,并根据需要及时开展专题会商、应急会商。加强帮扶指导,提升会商质量。重点关注普遍性、多发性问题,并做好对各县区风险会商的指导。帮助各县区市场监管局提升风险会商质量,着力解决排查风险隐患不系统、不深入等问题。强化应急管理,紧盯舆情处置。编制《药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操作手册》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出台《淮南市食品药品安全舆情事件查处》等相关制度,有效提升舆情应对能力,确保不发生因舆情引导不力发酵、放大药品安全事件。

  三是强化社会共治,在提高效能上做“乘法”。抓好贯彻落实,健全责任体系。认真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社会共治的若干措施》,通过监管工作的“有为”,推动属地管理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的“到位”。发挥职能作用,完善工作机制。,定期向市委、市政府汇报药品安全工作,争取更多政策支持,提高同向监管、合力监管水平。强化社会监督,畅通投诉渠道。出台《食品药品质量安全吹哨人举报工作制度》,在田家庵区试点组建药品安全社会监督员、志愿者、义工等公益性服务队伍。开展“暖银发健康护老”、“心系青少年健康护幼苗”等科普宣传活动,构建了药品安全齐抓共管、共治共享的良好格局。

  四是强化案件查办,在打击违法上做“除法”。加强部门联动,实施专项稽查。加强同公检法等部门会商联动,与卫健、医保等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深入实施“药安乡村2024”药械妆专项稽查行动,持续净化乡村药品安全环境。完善办案模式,规范办案程序。进一步深化行管结合、行刑衔接和行纪融合,着力构建全市横向协作、纵向联动的执法办案模式。出台《出具危害药品安全认定意见工作指南》规范药品涉刑案件认定程序。拓展案件来源,推动以小成大。充分利用日常检查、监督抽检、投诉举报、不良反应监测等手段拓展案源。严查上下游流向,以点带面,顺藤摸瓜、寻根究底。


原文链接:https://mpa.ah.gov.cn/zwgz/sxdt/12228404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