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科普宣传

多胖叫胖?什么叫超重肥胖?体重多少才健康?如何体重管理?今天一篇讲清楚...

2024-04-26 来源: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作者:佚名

  2024年4月是第36个爱国卫生月,

  全国爱卫办决定开展

  第36个爱国卫生月活动。

  活动的主题为

  “健康城镇 健康体重”。

  今年爱国卫生月的活动内容:

  以“健康体重”管理为契机 创新推进健康城镇建设

  以“健康体重”科普为重点 提升群众健康素养水平

      以“健康体重”实践为抓手 推进健康细胞建设

  

  超重肥胖

  人的体重不仅仅是体现人胖或瘦的一个数值,它反映出人体内各组织器官的代谢分泌,是体现个体健康状况的一面镜子,也是客观评价人体营养状况与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大量研究表明,超重与肥胖是慢性病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它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全球公共健康问题,而且肥胖本身就是一种慢性疾病,更是多种常见慢性病的温床。

  超重与肥胖原因复杂,遗传基因在肥胖的发生中有一定的作用,但更重要的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影响,如缺乏身体活动、不合理膳食,或多种危险因素交织。肥胖者的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缺血型卒中、内分泌相关的癌症及消化系统癌症、内分泌及代谢紊乱、胆结石、脂肪肝、骨关节病和痛风患病率高,今天我们主要谈谈如何理解健康体重,怎样开展体重管理。

  1.   超重肥胖不光看体重指数,还要看腰围

      根据体重指数和腰围大小可判断自己是否有超重、肥胖及中心性肥胖:

  

  

  中心性肥胖: 脂肪主要在腹壁和腹腔内蓄积过多的,称为中心性肥胖。判断成年人中心性肥胖的标准是男性腰围≥90厘米,女性腰围≥85厘米(见上图)。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判断与成年人不同,不同年龄体重指数差异大(见表格)。

  体重指数测量方法:

  计算体重指数(BMI):

  BMI=体重(kg)/身高(m²)

  根据得到的数值判断自己是否处于超重和肥胖状态。正常体重指数在18.5~23.9之间。

  腰围测量方法:直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用没有弹性、最小刻度为1毫米的软尺放在右侧腋中线胯骨上缘与第十二肋骨下缘连线的中点(通常是腰部的天然最窄部位),沿水平方向围绕腹部一周,紧贴而不压迫皮肤,在正常呼气末测量腰围的长度。

  需要注意的是,BMI不是健康体重的唯一判断标准,我们还应该关注在BMI正常情况下的其他指标和因素,如腰围、肌肉质量、骨密度、体脂率和体脂分布等,采取综合性的方法来评估体重的健康。

  2.开展体重管理,维持健康体重

  肥胖是能量的摄入超过能量消耗以致体内脂肪过多蓄积的结果。控制饮食,减少摄入的总能量是减重最重要的基础治疗。积极运动可使身体的代谢率增加,能更多地消耗体内多余的脂肪,是控制体重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

  健康应对:

  ·提倡合理膳食

  减少摄入是最重要的基础,一般肥胖超重者减少1/4-1/3能量摄入,但还是遵循以谷类为主的平衡膳食模式,每天选择食物品种越多越好,平均每日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合理搭配一日三餐。每天膳食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畜禽鱼蛋奶和豆类食物,多吃蔬果、奶类、全谷、大豆,适量吃鱼、禽、蛋、廋肉,少盐(<5克/日),少油(<25~30克/日),控糖(<25~50克/日)限酒(<15克/日),规律进餐,足量饮水。

  ·提倡适宜运动

  以吃动平衡,健康体重为主。各类人群应天天活动,坚持食不过量,保持吃动平衡,健康体重。每周至少进行150-300分钟中等强度或75-150分钟高强度有氧运动;主动活动身体最好每天6000步。鼓励适当的高强度有氧运动,每周至少2天抗阻力运动和肌肉力量练习。减少久坐时间,每小时起来动一动。

  ·经常进行自我监测体重,腰围。

  体重指数保持在18.5~23.9之间,男性腰围控制85厘米以内,女性80厘米以内。

  ·坚持母乳喂养和合理营养可预防妇女产后肥胖。

  ·老年人主要应防止体重继续增长,而非过分强调减重。

  ·吸烟者戒烟后存在体重迅速上升可能,可以通过控制饮食和增加运动来预防戒烟后体重的过多增长。

  儿童青少年肥胖的预防:

  在平衡膳食和适宜运动的同时,还应注意:

  ·孕妇在妊娠后期要适当减少摄入脂肪类食物,防止胎儿体重增加过重。

  ·家长要克服“肥胖是喂养得法,越胖越健康”的旧观念。

  ·父母肥胖者应定期监测儿童体重,以免儿童发生肥胖。

  ·特别重视青少年食盐、油脂、含糖食物和饮料的摄入,每天至少运动一小时。静坐时间不超过1-2小时。

  3.已超重肥胖者应通过控制饮食和积极运动控制体重,达到健康体重。

  应采取的健康行为:

  控制饮食

  ·在合理膳食基础上,超重肥胖者应使每天膳食中的能量比原来减少约1/3。

  ·限制和减少能量摄入应以减少脂肪为主。避免吃油腻食物和过多零食,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在膳食中的比重。

  ·限制饮酒,每克酒精可提供7千卡能量。

  ·避免过度节食,防止产生神经性厌食症或在暴饮暴食后自行引吐等心理、行为障碍。

  积极运动

  ·以减肥为目的的运动时间应比一般健身长,每天应累计活动30-60分钟以上,每次活动时间最好不少于10分钟。

  ·肥胖者可根据减重需要,选择运动方式、运动强度,重视运动注意事项,或咨询专业人员和医生制定个体化运动方案。

  4.超重肥胖者应长期坚持减重计划,速度不宜过快。

  减重速度过快不利于减重后的长期维持,且体重的急剧变化对健康会有不良影响,如骨关节病、胆囊疾患、骨质疏松等。

  应采取的健康行为:

  ·减重速度控制在每周降低体重0.5公斤,使体重逐渐缓慢地降低至目标水平。

  ·制订的减重目标要具体,并且是可以达到的。要建立一系列短期的可实现的目标。

  ·从儿童青少年着手,树立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的健康生活理念,践行“三减三健”: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

  结语 

      健康城镇、健康家庭、健康体重,是健康中国(四川)行动的重要推广内容,是一项浩大的健康促进工程,让健康体重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进而带动健康进入家庭。从婴幼儿、儿童和青少年行为和生活方式抓起就会事半功倍,生命全周期持续巩固健康生活方式。提倡合理膳食和适量的身体活动等健康生活方式行为,一生保持健康体重,防止超重肥胖,阻止或延缓慢性病的发生和发展,落实“增强人民群众健康利益获得感”。

  

  

  


原文链接:http://wsjkw.sc.gov.cn/scwsjkw/jbyf/2024/4/15/187b3a1c079e4939838e6972fe3ae956.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