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健康养生

中大五院:新疆患者万里求医 眼科专家助他重见光明

2023-11-08 来源:中国网  作者:佚名

  “谢谢你们,让我看到了希望和美好。”从新疆石河子到广东珠海,跨越万里,这不是美好的旅游路线,而是一名患者的求医之路。

  63岁的赵先生因左眼底黄斑裂孔并行玻璃体切除手术+黄斑裂孔闭合治疗,术后左眼逐渐视物模糊。他辗转多家医院就诊,但医生均认为手术难度系数大、风险高,术后效果差。

  image.png

  与患者合影

  再次手术难度极大,可不做手术患者将面临失明风险,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中大五院)眼科副主任许正华主任医师为患者制定个性化手术方案,利用小切口微创白内障技术,成功实施了左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抽吸联合囊袋张力环+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术后赵先生视力以及视觉质量均获得明显提高。

  用信任编织起万里求医路

  一年前,63岁的新疆人赵先生被诊断为左眼黄斑裂孔,出现了视物变形、扭曲,伴视力明显下降,在外院行玻璃体切除手术+黄斑裂孔闭合治疗后,左眼逐渐出现视物模糊,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因病情特殊,他曾在当地几家医院就诊,当地医生都认为手术难度大,术中晶体后囊膜易破裂,导致人工晶体不能植入,可能出现多次手术或术后视力不提高的问题。

  因担心手术效果,赵先生多方打听后得知珠海的许正华主任医师具有丰富的手术经验。2023年10月,他不远万里来到中大五院寻求进一步治疗。

  image.png

  术前VOS 0.02,眼压17mmHg,晶体核性混浊,核硬度3+级,玻璃体切除术后,水眼,后囊机化混浊,眼底见黄斑裂孔闭合良好

  许正华主任医师介绍,相比普通患者,赵先生曾有黄斑裂孔玻璃体切除手术史,白内障进展速度更快,因既往有玻璃切除手术病史,他眼球内就是一包水,属于“水眼”。“水眼”患者的前房稳定性差,术中容易出现前房塌陷、前房过深、囊袋破裂,导致人工晶体不能植入,术后还可能会出现术后视力无法提高、视网膜脱离复发和眼内大出血等并发症。手术难度更大,对手术医生要求更高。

  12分钟完成手术 患者重见光明

  “手术效果是关键,我们既要保证治疗效果,更要注重患者医疗的安全”。许正华主任医师团队根据患者眼部情况定制了人工晶状体,并做好了手术方案和应急预案。为稳定人工晶体在术后不发生位置偏移,远视漂移等各种并发症,术中医生还需要联合植入囊袋张力环。

  image.png

  术后第一天视力 0.25,眼压16mmHg,角膜透明,前房深清,人工晶体位正、透明,眼底见黄斑裂孔闭合良好

  经过充分术前准备,许正华主任医师仅12分钟就顺利完成了左眼超声乳化+联合囊袋张力环植入+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术中医生不仅要确保晶体的位置准确,减少对内眼的扰乱,还要建立好眼内灌注压,避免爆发性脉络膜上腔大出血可能性;术后要持续关注患者眼压、眼底变化及人工晶体位置变化。

  image.png

  许正华主任检查中

  “非常感谢许正华主任,感谢中大五院眼科全体医护人员,让我看到了希望和美好。”术后第一天,患者视力由0.02提升至0.25,眼压及眼底情况稳定,没有出现任何并发症。

  小切口 大技术

  近年来,中大五院眼科在完成常规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基础上,紧跟最新医学进展,从单纯“复明手术”进入精准屈光性白内障手术时代,实现了精准微创的微小手术切口、晶体撕囊、超声乳化等操作过程,解决了传统白内障术后仍需配镜的问题。

  目前,科室已成功开展多例复杂白内障手术,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多功能性人工晶状体植入新选择,极大满足了伴有老花、散光等各类白内障患者的治疗需求。(文:许晴晴 张嘉斌 图:姜鑫)


原文链接:http://health.china.com.cn/2023-11/08/content_42583637.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