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医保民生答卷 增进群众健康福祉
医保工作人员为群众办理大病医保报销。 市医保局供图
健全全市基本医疗保障体系,让400余万钦州人民病有所医、医有所保,这是市医疗保障局以披肝沥胆之势坚守的使命担当。
四年来,钦州市医保局切实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致力强改革之基,聚力优改革之策,全力谋改革之功,扎实推动钦州市医疗保障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让更多老百姓能够实实在在享受到医保改革带来的政策红利。
基本医保实现应保尽保 待遇保障实现应享尽享
钦州市医保局稳步提升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由2019年人均520元提高至2022年人均610元,以医保精细化管理促进应保尽保,推进生育保险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统一缴费基数,进一步增强基金统筹共济能力。全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从2019年的354.91万人,增长到2022年的365.03万人。其中,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从18.46万人增长到28.08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从336.45万人增长到346.95万人。
顺应以“治病为中心”向“人民健康为中心”的新理念转变,统筹推进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商业健康保险等各类医疗保障政策制度有效衔接和融合发展。门诊特殊慢性病由29种增加到38种,并对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肾透析、恶性肿瘤门诊治疗、器官移植抗排异治疗等三种门诊特殊慢性病医保基金支付比例相应提高10%。对33种门诊特殊药品实行单列门诊统筹支付。四年来,落实各项医保待遇按时足额支付,全市职工医保住院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平均达到85%,居民医保住院政策范围报销平均达到70%,全市医保统筹基金支出从2019年33.5亿元增长到2021年41.1亿元。
疫情防控实现应付尽付 药耗集采实现应采尽采
严格落实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各项医疗保障政策,确保患者不因费用影响就医、医院不因支付政策影响救治,为疫情防治工作提供坚强的医保后盾。第一时间向定点救治医疗机构预拨医保基金6950万元,减征企业单位职工医保缴费7307万元,涉及人数82632人,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先后七次动态调减新冠核酸检测项目价格,核酸单人单检价格由最初的160元/人次降至16元/人次、多人混检降至5元/人次、抗原检测价格降至6元/人次。已拨付免费接种疫苗专项资金2.6亿元、接种服务费7336.08万元。
同时,大力推进国家组织药耗集中采购工作,按照“政府组织、联盟采购、平台操作”的工作机制,动员公立医疗机构加入采购联盟,推动全市包括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所有88家公立医疗机构全部参与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村卫生室也通过镇卫生院采购配备集采药品。2019年以来,钦州市医保局先后组织全市医疗机构,参加18批次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药品品种累计涵盖430个通用名,平均降价55.3%;参加17批次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涉及吻合器、冠脉支架、扩张球囊、人工晶体、人工关节、超声刀头、心脏起搏器、骨科创伤耗材、冠脉导引导管、冠脉导引导丝等17类医用耗材,其中冠脉支架、扩张球囊、人工晶体、人工关节等高值医用耗材平均降价分别达93%、92.23%、44%、82%。节约采购资金3.29亿元,医保基金累计减少支出约2.3亿元,进一步减轻参保患者看病就医负担,缓解医保基金支付压力,实现医院、医保、参保人三方共赢的良好局面。
基金监管实现应管尽管 医保服务实现应便尽便
该局扎实开展“打击欺诈骗保维护基金安全”集中宣传月活动,深入开展医保基金监管专项治理行动,采取日常巡查、专项检查、重点检查、医疗费用专家评审相结合的多形式检查制度,高标准推进医保智能监控示范点建设,创新大数据智能监管,建立定点精神病类医疗机构治疗场景监控、购药监控、医疗服务行为全流程智能化监管三大平台,实现医保基金监管全程“一网通管”,监管对象“一屏通览”,监控场景“一窗呈现”,线上线下“一体联动”,建立基金监管联席会议、社会监督等综合监管制度,畅通投诉举报渠道,积极宣传动员社会参与监督,从严从实办理投诉举报线索,形成并保持打击欺诈骗保行为的高压态势。四年来,依法依规处理定点医药机构1155家(次),其中约谈673家(次)、限期整改644家(次)、暂停服务协议94家,解除医保服务9家,拒付医保基金及追回违规金额1.02亿元。向市卫健委、市纪委监委移交问题线索各2条,向市公安局移交涉嫌犯罪线索1条。
同时,加强医疗保障公共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推行医保服务体系和服务场景标准化、服务管理精细化、服务平台智慧化、集成服务一体化、服务下沉网格化、服务联动同城化等医保公共服务“六化”建设,实现市内医疗保障“一站式服务、一窗口办理、一单制结算”,为参保群众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执行全区统一参保登记等医保业务实施清单35项,开通参保信息查询打印等24项事项的全区通办(含同城、跨城通办)以及参保信息变更等19项事项的跨省通办,实现“跨省通办”,建成“横到边、纵到底”的异地就医网络,医保政务服务事项网办率达96%以上。全面实施“市、县、乡、村”医保业务经办一体化,实施“村医通+”工程,打通医保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让参保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体验到优质、高效、便捷的医保经办服务。实现北钦防玉崇五市区域内就医结算一体化,区域内跨统筹地区就医免办备案手续直接结算,不降低报销比例。实施新生儿即入户微改革,新生儿享受出生即“参保缴费报销”一站式服务。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达100%,异地就医医保年结算达15万人次、发生费用5.2亿元。全面推广应用医保电子凭证,112.6万参保人看病购药结算实现“码上付”。
原文链接:http://ybj.gxzf.gov.cn/xwdt/sxdt/t13224096.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