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精神卫生日 |心理专家教您如何与情绪为“友”?
2022-10-12 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作者:佚名
10月10日是第31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主题是“营造良好环境,共助心理健康”
70%的疾病与不良情绪有关保持一个健康的情绪状态才能对心理健康有促进作用如何识别心理问题的信号?如何与情绪为友,守护好身心健康?《新疆名医堂》邀请两位心理专家新疆精神卫生中心(乌鲁木齐市第四人民医院)临床心理二科主任 主任医师 吕淑云科教科负责人 副主任医师 马晓洁带您正确认识情绪
如何评估心理健康水平?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对心理健康进行评估时,要从主观幸福感、自我效能、自主性、才能、代际关系、智力潜能和情感潜能的自我实现能力等多个方面进行考虑。具体来讲,就是:能保持对工作较深厚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能保持正确的自我意识,接纳自我
能够调节与控制情绪并保持良好的心境
能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
能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
能保持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
70%的疾病与不良情绪有关,我们如何正确认识情绪?
不良情绪会引起体内的生理机能变化,出现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内分泌活动失调和免疫功能下降,还会抑制人的活动潜力,降低人的自控潜力和活动效率等。比如人在恐惧或者悲痛的时候胃黏膜会变白,胃酸停止分泌,由此可能引起消化不良。而在焦虑、愤怒、怨恨的时候,胃黏膜会充血,胃酸分泌增多,就会导致胃溃疡。在高度紧张,突然兴奋的情绪刺激下,体内的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可以引起呼吸急促、心跳加剧、血液循环加快等生理变化。
如何识别心理问题的信号?
很多疾病表象上看是生理问题,其实根本问题是心理问题,比如反复或者长期的口腔溃疡、心悸心慌、胃胀胃痛、胸闷气短等。大家发现自己有这些症状的时候,一定要警觉是否来自压力和情绪,尽快让专业人士给予指导。当我们感知到自己的情绪出现问题的时候,要主动调整状态。可以通过适当的体育运动、与朋友沟通交流、注意力良性转移等方式调节。保持自律的意识和行为习惯很重要。疫情期间,居家过程中很多人作息比较混乱,熬夜、睡眠时间颠倒、饮食不固定,这些行为对身心健康非常不利。长期以往,会对大脑建立一个不良的应答模式。所以,我们在居家期间仍旧要有规划,生活作息尽可能的规律和自律。
如何与情绪为友,守护好身心健康?
情绪转移
规律生活作息
身心相互影响,养成规律且良好的作息是身体健康的必要条件,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保障。早睡早起,睡前多泡脚,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保持社会联结
定期与家人、亲密的朋友保持联系,一起吃个饭、散散步,分享日常小事,在舒适、健康的社交圈中汲取能量。这些日常小活动能帮助我们避免陷入负面情绪的漩涡,享受安全与放松。
促进自我觉察
通过冥想、写日记等方式去觉察自己的情绪和感受的变化,与自己的内心深处建立联结,专注于正在做的事物本身,耐心体验,用心生活。
寻求专业的心理辅导帮助
大胆寻求帮助。如果发现自己或身边家人朋友,有持续出现且无法缓解的抑郁情绪,请及时去专业医疗机构就诊,寻求帮助。如果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可以拨打新疆精神卫生中心(乌鲁木齐市第四人民医院)24小时心理咨询热线:0991-3016111,对于目前无法来院就诊和开药的患者,互联网医院可提供线上文字复诊、视频复诊,患者可添加点击“新疆精神卫生中心”微信公众号进行线上问诊。
相关附件>>
原文链接:http://wjw.xinjiang.gov.cn/hfpc/jkcj/202210/775d7a6739594b89b5d5783c21b282d9.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