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科普宣传

世界心脏日丨守护健康 从“心”开始

2022-10-12 来源:吉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作者:佚名

  

  9月29日是世界心脏日。心脏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循环系统疾病,常常突然发生、病死率高。因此也被称为人类健康的第一大杀手。如何正确认识心脏健康、保护心脏,成为每个人都应该了解的问题。

  

  心脏的功能

  

  心脏是人体循环系统中最重要的器官,心脏有三大功能:

  

  1.泵血功能:心脏可以促进循环血液的流动,可以为身体的各个器官组织提供足够的血量,能使各个器官组织维持正常的代谢和功能。心脏的泵活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

  

  2.收缩和舒张功能:心脏通过收缩和舒张功能,将全身的营养物质如葡萄糖、蛋白质、无机盐、维生素等输送到全身各处发挥作用。

  

  3.内分泌功能:机体内的各种激素或者肽类物质,也需要通过心脏在人体的血液循环运送到靶细胞,实现体液调节,从而维持内外环境的稳定。

  

  常见的几种心血管病

  

  1.先天性心脏病

  

  先天性心脏病是先天性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类,约占各种先天畸形的28%,指在胚胎发育时期由于心脏及大血管的形成障碍或发育异常而引起的解剖结构异常,或出生后应自动关闭的通道未能闭合的情形。

  

  2.肺源性心脏病

  

  简称肺心病,是由于各种胸肺及支气管病变而继发的肺动脉高压,最后导致以右室肥大为特点的心脏病。大多数肺心病是从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发展而来,少部分与支气管哮喘、肺结核、支气管扩张有关。肺源性心脏病常年存在,多于冬春季节并发呼吸道感染而导致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病死率较高。

  

  3.冠心病

  

  不良的生活习惯及糖尿病、高血压等易导致血管硬化狭窄,使血流受阻,易使心肌缺氧而受损,引发冠心病。其表现为:劳累或精神紧张时出现胸骨后或心前区疼痛或紧缩样疼痛;体力活动出现胸闷、心悸、气短;平卧时突然胸痛、心悸、呼吸困难。

  

  4.心肌病

  

  心肌病分为原发性心肌病和继发性心肌病。心肌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

  原发性心肌病的发病原因不明,继发性心肌病主要与感染、代谢疾病、内分泌疾病、缺血、过敏等因素有关。

  

  哪些因素影响心脏健康

  

  △吸烟:主动或被动吸烟都会引发心脏疾病,烟草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尼古丁等物质,这些会造成心肌缺氧,从而导致冠状动脉产生痉挛。吸烟还会损伤内皮功能,促动胰岛素抵抗,从而加速动脉硬化,引发冠心病。吸烟已成为冠心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合理膳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绝大部分人已经不再为吃饱而烦恼。但是,居民膳食结构不合理的趋势仍然存在。像一些杂粮和薯类、新鲜蔬菜、水果、奶类、坚果豆类等食物摄入量还是偏低,而食用油、食用盐的平均摄入量也远高于推荐量。膳食不合理会引发心血管代谢性疾病死亡,尤其是高钠的摄入,会引发各种心脏疾病。

  

  为了保护我们的心脏,坚持科学膳食,日常生活中应该做到:少盐(<6g)、少油(20~30克)、少糖(<25g)、多粗粮等,在烹饪方式上推荐蒸、煮、凉拌等,尽量少用油炸、煎、爆炒等方式。除此之外,日常的膳食结构中,蔬菜水果仍然不能少,还可以多吃一些鱼类、坚果和豆类食品。

  

  △身体活动不足:研究证实,大多数如冠心病、脑卒中、高血压、血脂异常等,都与身体活动或运动不足有关,并且身体活动状况还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心理因素:抑郁症会影响心血管健康,持续抑郁症状是导致心血管病风险和死亡风险升高的显著因素。

  

  保护心脏的好习惯

  

  改变饮食习惯:少油少盐,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少吃各种动物脂肪。

  

  规律锻炼:建议每周至少坚持运动5天,每天至少30分钟,多进行有氧运动,运动量不宜过大,循序渐进地进行。

  

  学会释放压力:选择适合自己的解压方式,如阅读、运动、听音乐等,或者经常和家人朋友倾诉,缓解内心的压力与不安。

  

  定期体检:要定期了解的血压、血脂以及血糖水平,出现问题及时干预。

  

  希望大家在生活中多多注意保护心脏,保持合理的饮食、适度的运动和愉悦的心情,守护健康,从“心”开始!


原文链接:http://wsjkw.jl.gov.cn/zdzt/jkkp/202209/t20220930_859002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