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科普宣传

秋季不做这件事 免疫力很受伤

2022-10-12 来源:吉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作者:佚名

  

  入秋后,阳光也变得清爽起来,您出门晒太阳了吗?不晒太阳很吃亏!多项研究表明,合理晒太阳有助于降低癌症、心脏病、中风、呼吸道疾病等的风险,还对稳定情绪、提升激素水平有好处。

  

  不经常晒太阳的人 难免遇到以下健康问题

  

  骨质疏松

  人体90%的维生素D是依靠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后,通过自身皮肤合成的,它可以促进人体的钙吸收,降低骨质疏松的患病风险。

  

  糖尿病

  日晒不够导致的维生素D水平较低,可增加患肥胖症和2型糖尿病的风险。

  

  抑郁

  晒太阳可以使人体肾上腺素、甲状腺素以及性腺素分泌水平有所提升,这将有效改善情绪低落、精神抑郁等不良心理,防治抑郁。

  

  多种疾病风险

  日晒不够还会增加人们患上心脏病、认知障碍、勃起障碍、前列腺癌、精神疾病的风险。而多晒太阳有助于预防多种癌症及过敏、哮喘、近视、流感、佝偻病等常见病。

  

  正确晒太阳有三个要点

  

  重点部位要晒到比如:头部、背部和腿。

  ●头为“诸阳之会”,是人体阳气汇聚的地方,能调畅气血,通畅百脉,因此要注意时刻补其不足。

  

  ●后背是人体督脉的循行之处,为“阳脉之海”,总督一身阳经。其还是足太阳膀胱经循行的主要部位,起着防御外邪入侵的屏障作用。因此,这里的阳气也要足。

  

  ●“寒从足下起”,腿部及脚部是阴气下沉的部位,很多人小腿和手足冰凉就说明湿气过重,平时可多晒晒太阳。

  

  重点人群要常晒

  阳气虚弱、先天不足、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都要多晒晒太阳扶助阳气。此外,不经常晒太阳的人,应主动增加户外活动。

  

  选对时间点

  过于强烈的阳光可能会导致早期老年黄斑病变和皮肤癌变,因此选对时间很重要。最适合晒太阳的时间是上午8时到10时,和下午15时到17时。“最佳日晒时段”用“影子原则”来选择更简单、有效。当影子的长度短于身高时则不宜晒太阳,因为这个时候的阳光比较“毒”。绝大多数人每天晒太阳20分钟左右即可,儿童短些,老人长些,但一般建议控制在30分钟内。

  

  秋冬季可以适当延长晒太阳的时间。不要隔着玻璃晒太阳,因为玻璃阻挡了阳光中大部分的紫外线,最好在户外或者打开窗户晒太阳。


原文链接:http://wsjkw.jl.gov.cn/zdzt/jkkp/202210/t20221009_859294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