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中医药知识产权夯基行动计划》正式发布
9月3日,在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中医药创新发展论坛开幕式上,由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和北京市知识产权局联合制定的《北京市中医药知识产权夯基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夯基行动计划》)正式发布。《夯基行动计划》是首都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一大创举,是北京地区针对中医药知识产权工作的首个专题性行动计划,也是我国中医药行业第一个省级区域性知识产权行动计划,对于中医药行业科技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论坛开幕式由市中医局副局长罗增刚主持。市中医局局长屠志涛和市知识产权局副局长周立权在开幕式致辞中对北京市中医药知识产权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
屠志涛局长指出,北京市中医局与市知识产权局联合启动“夯基行动计划”,探索建立会商机制,共同研究中医药知识产权怎么保护、怎么转化,是本次创新发展论坛的一项重要创新举措。中医药创新发展需要脚踏实地,要写好“回归文章”和“扭转文章”,拓宽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思路,指引“从治病向健康”“从研究中医向中医研究”“从发展传统医学向引领未来医学”的三个转变。
周立权副局长指出,作为创新发展的重要保障,知识产权始终与科技创新同频共振,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市知识产权局高度重视中医药知识产权工作,通过制定政策、优化模式、建设服务体系等方式,“让老中医迎来新保护”。周立权副局长针对未来北京市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要充分发挥首都优势,重视“走出去”战略思维;二是要严格保护创新,尽早建立保护的预防机制,变被动为主动,解决重点难点问题;三是要开展试点示范,打造中医药知识产权高地。
市中医局科教处副处长(主持工作)赵玉海在开幕式上正式发布了《夯基行动计划》。该计划是北京市中医管理局“立标引领、色标管理、合标创新”三标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夯基行动”的目标,是提升北京市中医药行业知识产权意识,培养专业队伍,建立健全管理服务模式,建设试点单位,开展专项研究,制定标准,为北京市中医药创新发展夯实基础,为建设具有影响力的中医药科技创新中心提供保障,促进形成首都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夯基行动计划》提出五项重点任务。一是要通过加强宣传普及、开展机构知识产权资产自查、实施专项培训等提升行业意识;二是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实施色标分级管理、强化成果转化等,推动中医药知识产权管理运营制度建设;三是打造梯次衔接的中医药知识产权管理、服务、国际化人才队伍和专家智库;四是通过搭建在线协作、综合服务、公共服务平台,完善管理服务信息平台建设;五是通过专项研究、标准研制、试点示范工作,立标引领,促进中医药知识产权创新发展。
《夯基行动计划》是夯实北京市中医药知识产权工作基础,激发医药健康产业创新创造活力的重要部署,也是落实《北京中医药条例》《北京中医药发展“十四五”规划》和北京市《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行动方案》《以首善标准共建高质量发展知识产权强市合作会商议定书》的创新举措,有较强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可行性。市中医局和市知识产权局将合力推动《夯基行动计划》的实施,建立两局双月会商机制,共同研究解决中医药知识产权的重点、难点问题,协调全市优质资源,探索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和创新发展的“北京模式”,使北京市中医药知识产权在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各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会上,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安龙、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为论坛开幕致辞。同时,还举行了北京中医药国际消费日启动仪式,北京中医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9项转化合作项目签约仪式,创新转化示范建设单位颁牌仪式。开幕式后,中国工程院院士田金洲、程京等专家进行了专题报告。
本次中医药创新发展论坛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支持下,由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北京中医药大学主办,北京市中医药技术合作与对外交流中心、北京中医药大学成果转化中心、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北京中医药学会承办。大会在本届服贸会首钢园会场举行,并在线上同步直播。
原文链接:http://zyj.beijing.gov.cn/zyyxw/202209/t20220913_281399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