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科普宣传

【健康知识】三种方式排查动脉瘤 三类人群务必重视

2025-11-12 来源:沈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作者:佚名

  颅内动脉瘤人群发病率3.2%,动脉瘤破裂是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主要原因,而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急性出血性脑卒中致残率、致死率较高的疾病之一,颅内动脉瘤年破裂率1,9%,特别是合并缺血性卒中、高血压、主动脉病变的患者中年破裂率高达12%。所以动脉瘤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就成为预防出血性卒中的唯一手段。

一、怎么早期发现动脉瘤?

  有患者说,“我年年体检做头CT也没有发现动脉瘤呀!”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怎么能查出动脉瘤?动脉瘤最常用的检查手段有三种:其中CTA、MRA是无创的手段,也是我们常用的筛查手段,对于3mm以上的颅内动脉瘤可以用以上的两种检查方式查出是否有颅内动脉瘤。当筛查出动脉瘤后,我们还应该检查DSA(全脑血管造影)来明确病变大小形态并评估破裂风险,来决定我们下一步处理原则,以减少破裂出血风险。对于破裂风险大的就应该积极手术治疗,当然破裂风险小的我们也应该定期复查。这就回答了,我们常规体检是没有脑血管检查的。

  

二、什么样的人在体检中应该增加CTA或MRA呢?

  这就要从动脉瘤的发生机制谈起,首先,动脉瘤有一定的遗传因素,所以对于有家族性脑血管病的40岁以上的人群应该在体检中常规检查脑血管;第二,动脉瘤的发生与动脉硬化相关,所以对于长期高血压动脉硬化的50岁以上人群应该在体检中增加脑血管相关检查;第三,对于经常有不明原因头痛的患者也应该常规检查脑血管。

  

三、对于颅内动脉瘤一旦发现的处理方式有哪些?

  小于3mm的非血流冲击方向的动脉瘤,我们可以采取定期观察;而大于3mm的动脉瘤或者小于3mm且正好在分叉处血流冲击方向上我们应该采取手术的方式积极治疗防止破裂出血。手术方式有两种:开颅夹闭、介入栓塞。

  

  随着手术材料学及医学技术的进步,我们现在多数选择微创介入的方式治疗颅内动脉瘤。既处理了病变,又减少患者的损伤。

  作者:孙培越

  来源: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编辑:乔木 潘红丹

  校对:陈泽明

  初审:陈北北

  审核:崔乐文

  


原文链接:https://wjw.shenyang.gov.cn/ztzl/xsxxjkdjt/202511/t20251106_493049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