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管理法“重拳”出击:生产销售假药最高罚 30 倍!10 年禁入
你是否担心买到假药,危害自身健康?在药品市场,假药问题一直是大众的心头之患。政讯通・全国健康产业调研中心监督员带你深度解析《药品管理法》的规定。
一、假药处罚的 “三重暴击”
《药品管理法》的处罚规则,直接击中违规要害:
1. 经济重罚:没收假药及违法所得,并处药品货值金额 15-30 倍罚款。要注意:货值金额不足10万元的,也一律按10万元计算。
2. 资格剥夺: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吊销药品批准证明文件;情节严重的,直接吊销生产、经营或制剂许可证。
3. 行业禁入:十年内将不受理相关申请,若为境外企业,十年内禁止其药品进口。
政讯通・全国健康产业调研中心的监督员在日常中发现,不少违规企业因低估处罚力度,最终落得“倾家荡产 + 行业除名”的结局。

二、这些情况,都算“生产销售假药”
·药品所含成份与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成份不符;
·以非药品冒充药品,或以他种药品冒充此种药品;
·变质的药品,如过期、发霉等失去药效的药品。
三、假药的危害远超想象
·危及生命:假药的无效成分会耽误最佳治疗时机,反而加重病情,而且不明成分还可能引发新的疾病;
·破坏信任:假药流通会让消费者对药品行业失去信心,扰乱正常医疗秩序;
·冲击市场:低成本假药以低价竞争,挤压正规药企生存空间,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
政讯通·全国健康产业调研中心监督员提醒大家:一定要选择正规药店和医疗机构购药;买药时要认准药品批准文号,并且查验药品包装和说明书。
总之,《药品管理法》对假药的“零容忍”,对于企业,合规经营从不应该是“选择题”;对于消费者,了解这些规定就是最有力的自我保护。
【全国健康产业调研中心】招募健康-法制宣传员,关注反腐倡廉,依法维权,依法行政,扫黑除恶。010-56153985,15340162831,010-53387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