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少症隐形的健康杀手
文/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内分泌代谢内科主任医师 都健
肌少症是一种随年龄增加,骨骼肌质量、肌肉力量和肌肉功能进行性和全身性减少的综合性退行性病征,以下肢更为明显。肌少症与跌倒、骨折、身体残疾和死亡等不良后果的风险增加密切相关。
肌少症很危险,原因有以下几个。
第一,跌倒和骨折风险急剧增加。肌肉无力导致平衡能力差,容易跌倒,进而引发髋部、腕部等部位骨折。
第二,身体功能障碍和残疾。走路慢、上下楼梯困难、从椅子上站不起来,最终可能导致失去独立生活能力,需要他人照顾。
第三,代谢紊乱。肌肉是消耗血糖和能量的主要器官。肌肉减少会增加胰岛素抵抗和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
第四,生活质量下降。活动能力受限影响社交活动和心理健康,易导致抑郁发生。
第五,对疾病和手术的耐受性差。因肌肉储备功能不足,生病或手术后恢复更慢,并发症更多。
以下人群需要警惕肌少症。
老年人 尤其是80岁以上的高龄老年人。
长期缺乏运动者 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
营养不良者 特别是蛋白质摄入严重不足的人。
慢性病患者 患有糖尿病、肿瘤等慢性病的人会加速肌肉流失。
长期卧床或行动受限者 处于术后恢复期的人和骨折患者患上肌少症的风险显著增加。
应对肌少症,试试以下方法。
适量运动。抗阻训练是核心黄金方案。使用弹力带、举哑铃、深蹲、卧推等,每周至少2~3次。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有助于提高心肺功能和整体健康。平衡训练,如打太极拳、单脚站立等,有助于预防跌倒。
合理饮食。摄入足量的优质蛋白质(如肉、蛋、奶、豆制品)较为重要。老年人要远离“吃素健康”“少吃肉预防三高”的误区。
多晒太阳,或遵医嘱补充维生素D制剂,对肌肉功能有益。
原文链接:https://sxwjw.shaanxi.gov.cn/ywgz/gbbj/t_357908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