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健康惠民

微创革新 精准护“疝”——腹腔镜下无张力疝修补术开启疝治疗新篇章

2025-09-24 来源:北京市中医管理局  作者:佚名

  从传统开放式手术到腹腔镜微创时代,疝修补技术正以创新之姿重新定义精准医疗。近日,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外科那将超副主任医师成功完成的腹腔镜下耻骨膀胱疝无张力修补术,再次印证了现代外科技术"以小创口解大困扰"的核心价值。

  

  手术突破:从6厘米到0.5厘米的跨越

  耻骨膀胱疝,现代诊疗以腹腔镜微创手术为主导,通过腹膜前间隙补片修补术(TAPP)可有效降低术后复发率,此例男性患者既往曾行开放腹股沟疝修补术,手术难度较高,确诊耻骨膀胱疝后,医疗团队采用三孔腹腔镜技术,术中精细解剖,通过仅0.5-1.2cm的微创切口置入3D补片,凭借高清影像放大系统清晰辨识腹壁缺损区域与髂血管、精索结构等关键解剖结构,完成精准无张力修补,相较于传统开放手术6-8cm切口及术后7天卧床恢复期,患者术后6小时即可下床活动,次日即恢复饮食,充分彰显微创优势。

  技术创新核心优势

  解剖层面精准修复 :高清腹腔镜系统可清晰观察盆底薄弱区域,完整保留耻骨韧带解剖结构,修补精准。

  复发率下降 :采用生物力学符合性补片,术后1年随访显示复发率较低。

  多重损伤防护 :钝性分离技术有效规避传统术式可能造成的神经损伤。

  

  专家呼吁:警惕腹股沟疝、隐匿性盆底疝

  腹股沟疝,俗称“疝气”,是指腹内器官(如小肠、大网膜等)通过腹股沟区域的腹壁薄弱或缺损处向外突出形成的肿块。腹股沟疝的典型症状为站立或用力时,腹股沟区出现可复性肿块,伴有坠胀感或牵扯疼痛。肿块大小可随病情变化,初期较小,后期可能增大并影响日常活动。若发生嵌顿,可出现剧烈疼痛、恶心、呕吐等肠梗阻症状。

  腹股沟疝的治疗以手术为主,包括传统的疝修补术、无张力疝修补术及腹腔镜疝修补术等,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手术方案。

  盆底疝初期多表现为间断性腹股沟区坠胀,建议45岁以上人群每年进行盆底超声筛查,特别是长期便秘、慢性咳嗽等腹压增高群体,早期发现可优先选择腹腔镜修补术,避免嵌顿风险。


原文链接:https://zyj.beijing.gov.cn/sy/ccjy/202509/t20250901_418828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