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养生贵在滋阴敛阳
健康报讯(记者 段梦兰)秋季,万物开始收敛,人体新陈代谢逐渐减缓,是呼吸道和胃肠疾病的高发期。9月16日,国家中医药局召开健康中国中医药健康促进系列发布会之“秋季中医药养生”主题发布会,介绍秋季常见病的预防及养生方法。
中医认为,秋季养生,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锻炼皆以养“收”为原则,贵在滋阴敛阳。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表示,夏秋交界之际,还会出现短期炎热天气,即俗称的“秋老虎”。建议人们午后高热时尽量减少外出,保持开窗通风;饮食上注意预防秋燥,切忌食用辛辣刺激、冰冷食物,避免伤及脾胃;起居上应早睡早起,避免熬夜耗伤元气。
“春捂秋冻”核心是顺应季节气候,帮助身体抵御病邪。刘清泉介绍,适当“秋冻”,不急于添加厚重衣物,能让身体皮肤和呼吸系统接触适度低温,增强身体对寒冷的耐受能力。但“秋冻”要把握好尺度,有些人群需要格外注意。例如,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要及时保暖,注意头部、颈部等重要部位的保暖;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要适时增减衣服,避免呼吸道受到冷空气刺激,盲目“秋冻”可能导致病情急性加重;脾胃虚弱人群要注重腹部保暖,老年人、儿童要适度保暖,不可盲目跟风。
“掌握秋季养生的知识与方法,不仅可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保持身心健康,还可以为冬季养生打下良好基础。”国家中医药局中西医结合与少数民族医药司副司长欧阳波介绍,国家中医药局一直以来重视秋季养生相关工作,指导发布20项中医治未病干预指南,介绍成年人、老年人饮食调养的秋季药膳,依据秋季气候特点给出合理的膳食建议,指导大家健康饮食、调养身体。同时,不断加强各层级中医优势专科建设,布局中医优势专科集群,推广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开展师资培训,提升秋季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水平。
原文链接:https://wjw.fujian.gov.cn/xxgk/gzdt/mtbd/202509/t20250917_7010699.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