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策推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
日前,国家体育总局印发《关于推动运动促进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坚持预防优先,发挥科学健身在健康促进、疾病预防和康复治疗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为各类人群提供科学规范、形式多样、方便可及的运动促进健康服务。
《指导意见》从构建运动促进健康服务体系、完善运动促进健康支撑体系两个方面提出9项具体任务,旨在进一步构建完善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在创新工作机制方面,《指导意见》提出,开展常态化国民体质监测、运动风险评估、常见慢病共病人群运动干预、运动防护、运动康复、运动技能指导、运动营养建议、运动心理咨询等多样化服务;构建“测、评、导、练”等基础服务闭环,建立数字化个人运动健康档案,针对性开具运动处方,配合开展膳食营养指导,提供综合健康管理方案;支持各地将运动促进健康项目纳入居民健康管理内容,推动将国民体质监测指标纳入健康体检等。
在国家体育总局近日召开的媒体通气会上,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相关负责人介绍,2022年底,国家体育总局在上海、浙江、湖北、贵州、海南5省(市)试点开展社区运动健康中心建设,将其作为体卫融合工作的重要实践场景,为居民提供体质与健康测评、科学健身指导、运动康复等服务。例如,上海市杨浦区殷行社区运动健康中心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信息互联,社区全科医生得以随时掌握慢病患者的运动干预情况,据此优化用药方案;常驻社区运动健康中心的社区运动健康师同步获取慢病患者的各项指标变化,动态调整其运动项目、运动时长和运动频次。
截至今年8月底,全国共有22家社区运动健康中心投入运营。“在调研中,我们发现运动促进健康工作仍存在健身需求与健康服务衔接不足、跨部门协同机制不健全、服务供给质量有待提升、科技支撑能力薄弱等突出问题,尤其是在地方实践取得一定突破的前提下,国家层面缺少顶层设计统筹推进。”上述负责人表示,在此背景下,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牵头开展《指导意见》编制工作,聚焦“一老一幼”等重点人群,以运动促进健康中心试点建设为抓手,加强科学健身指导和科学研究,推动构建“运动健康﹢”业态融合体系,为推动运动促进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思路。
原文链接:http://wsjkw.hebei.gov.cn/zwyw/414567.j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