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7年全覆盖!医保评价体系大变革
近日,国家医保局在11省市启动真实世界医保综合价值评价试点,这意味着药品和医疗器材的医保评价不再局限于实验室数据,而是更加关注它们在真实临床环境中的效果。
以往医保目录决策多依据药品上市前的临床试验数据,但这类数据来自严格控制的环境,与实际临床存在差距:有些药在试验中效果好,可面对复杂患者群体、多变用药条件时,疗效和安全性可能打折扣。而真实世界数据源自实际医疗场景,涵盖临床病历、医保结算、健康报告等,更能反映药品器材的真实表现,为医保决策提供更精准的依据。
试点工作将分三个阶段推进。2025年底前完成规范制定、数据治理和队伍组建,重点梳理试点地区定点医药机构的临床疗效、质量安全数据;2026年进入实践阶段,建设数据库并按药品、耗材、医疗服务分领域开展评价;2027年进入应用阶段,评价结果将直接用于医保目录谈判、集中采购、医疗服务定价等决策,还会遴选可信评价点常态化推进工作。
这一改革对普通民众意味着什么呢?有着两大利好:一是用药更安全,未来进医保的药品器材经过真实临床检验,风险更低;二是负担更轻,医保资金使用效率提升,能进一步减轻参保人的医疗费用压力。
此次试点覆盖北京、江苏、广东等11省市,计划2027年前形成全国统一体系,既让医保基金“节流”,也为创新药开辟准入快车道,真正实现“数据准、用药安、花钱省”。
【全国健康产业调研中心】招募健康内参调研员,关注反腐倡廉,依法维权,依法行政,扫黑除恶。010-56153985,15340162831,010-53387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