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政策解读

中医教育拒绝西医化,这些培养方式才是真国粹!

2025-07-01 来源:健康内参编辑部  作者:

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其独特疗效和深厚文化底蕴愈发受到重视。中医药人才作为传承与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关键力量,其教育问题自然成为重中之重。政讯通·全国健康产业调研中心监督员针对中医药人才的教育问题,对《中医药法》进行相关规定解读。

《中医药法》为中医药教育决定了方向,要求中医药教育需遵循人才成长规律,以中医药内容为主,融入中医药文化特色,避免盲目照搬西医药教育模式。在教学方法上,强调经典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鼓励通过跟师坐诊积累实战经验。同时,现代教育方式与传统教育方式相互补充,借助多媒体、网络课程提升教学效率,利用口传心授保留中医药独特技艺。

中医教育拒绝西医化,这些培养方式才是真国粹!

其次聚焦中医药学校教育体系的完善。国家支持相关院校发展,全方位支持专门实施中医药教育的机构发展。在培养目标、教学内容等方面,突出中医药学科特色,例如在课程设置上加大中药炮制、针灸推拿等实践课程比重,让学生真正掌握中医药核心技能,避免培养出“纸上谈兵”的中医人才。

还有中医药师承教育,国家鼓励有丰富经验和技术专长的中医医师、中药专业技术人员带徒授业。这种传承方式,能让学生更直接地领悟中医药精髓,将老师的经验和技术内化为自身能力,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确保中医药技艺代代相传。

这三条规定相辅相成,从不同层面为中医药教育保驾护航。既是对中医药教育规律的尊重,更是对行业未来的长远布局。相信随着法规的深入落实,中医药人才培养将突破瓶颈,为这一国粹的创新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全国健康产业舆情中心】招募健康产业-舆情处理师,关注反腐倡廉,依法维权,依法行政,扫黑除恶。010-56153985,15340162831,010-53387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