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金好:“小”儿科诠释“大”情怀
“援疆,让我感受到了新疆的独特魅力,也感受到了新疆人民的热情好客。”再过两天,陶金好就将返沪,说起一年半的援疆之旅,他感触颇多,“一次援疆路,一生援疆情。”
陶金好来自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是第十一批上海市援疆医疗队队员。2023年4月,他带着组织的殷切嘱托和家人的牵挂来到了喀什,对口支援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简称“喀什二院”)。被任命为喀什二院儿科主任的他初心坚定,“一定要多为喀什、为新疆人民做好事、实事,不负遇见!”
修医德,行仁术,怀救苦之心,做苍生大医。在这一年里,陶金好调整优化学科布局,注重人才队伍建设,儿科门诊量翻番,重症患儿救治能力稳步提升。
不只是喀什二院,陶金好的足迹还遍布南疆地区。为了推动南疆地区儿科学科建设,他设计了一套针对基层医院快速提升儿童常见病识别救治能力的培训课程和儿童重症救治单元建设的方案,带领喀什二院儿科团队在南疆和田、克州、喀什地区等13家医院进行授课和技能培训,帮助建设危重症救治单位。
此外,他还牵头19省市援疆医疗队56名不同亚专业儿科医生成立了援疆儿科医生联盟,实现了全疆儿科援疆优质医疗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共享,推动新疆儿科学科建设发展,让患儿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优质的诊疗服务。
在援疆之前,陶金好有援滇、援外的经历,还有复旦儿科医院分院基层工作经历,那些岁月让他清楚地明白,搞几项技术空白可以提高学科的知名度,但打造全面、高质量、可持续的学科发展之路,才是医疗援建的核心和关键所在。
所以,当他接到援疆任务后,就开展了关于喀什二院、南疆乃至新疆医疗卫生尤其儿科医疗卫生发展情况的调研。新疆区域面积大,儿童人口占比高,但儿科医疗卫生发展情况相对落后。
基于前期调研情况和出发前院领导嘱托,背靠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立足喀什二院、面向南疆、带动全疆,陶金好进疆后很快投入到各项援疆工作中去。
“近年来,喀什二院儿科在复旦儿科历任援疆专家的帮扶下,已经建立了一套成熟规范的诊疗制度,团队也初具规模,如何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学科布局,再一次提升儿科整体诊疗水平,使其更符合三甲医院应有的能力,这是我在这短短1年半左右的援疆时光里为喀什二院着重干的事。”陶金好明白,找准定位,制定精准的帮扶计划才能实现帮扶目标。
2023年7月儿内科门急诊开诊
原文链接:http://wjw.xinjiang.gov.cn/hfpc/xwxc1/202410/22bd6fa80f6c42ea8535f3731fcb552d.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