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同频共振” 奏响夏秋季爱国卫生运动“交响乐”
自7月上旬以来,淮南市爱卫办在全市范围内动员开展为期3个月的夏秋季爱国卫生运动,用实绩实效提升人民群众生活的幸福感、满意度。
坚持“城乡联动”,推进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将“深入推进爱国卫生运动”与巩固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有机结合,持续推进以“五清一改”为主要内容的村庄清洁行动和改厕“提质年”行动,健全农村改厕长效管护机制,广泛动员群众开展清脏治乱大扫除。坚持因地制宜和尊重农户意愿并重,自下而上摸排确定全年14813户改厕任务,截至8月底,已完成14390户,竣工率97.1%。充分发动群众开展环境卫生大清扫,清理房屋前后、庭院内外垃圾杂物,及时清理卫生死角和易涝积水点。
以物业管理“小切口”破解社会治理“大难题”。持续推进“皖美红色物业”建设工作和“物业服务开放日——您有问题我来办”活动,改善城市居民小区环境。市住建部门每月在全市707个物业片区集中开展“物业服务开放日---您有问题我来办”活动,定期开展活动,面向居民收集物业服务方面的问题,了解居民意见,由各县区物业主管部门督促各物业企业整改,切实提高物业服务效果,物业实现由“管理”向“服务”转型的效果突显。市物业管理协会积极组织开展“走出去、请进来,沉下去、提上来”活动,组织近40家物业服务企业代表,对2024年第二季度各县区物业考评位次前列的(老旧、新建)住宅项目的智能化管理、人性化服务等方面进行现场观摩学习。
坚持“内外兼修”,推进市容市貌持续改善。垃圾分类整治提升。市城市管理局针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中存在的“选址规划难”“设施落地难”等难题,坚持“因地制宜、综合施策、试点示范、扩面提质”,突出重点、精准施策、协同发力,顺利实现全市863个城区居民小区垃圾分类设施投放全覆盖。7月10日,田家庵区城管局(区分类办)组织街道、社区和物业等部门在万盛华府小区开展了垃圾分类“撤桶并点”启动仪式活动,推进全市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撤桶并点”深入开展。通过“撤桶并点”工作整合现有资源,优化垃圾桶配置,引导居民正确投放垃圾,增强居民环保意识,改善小区环境质量,实现垃圾分类与处理的集中化、规范化。
餐饮油烟整治提升。餐饮油烟事关城市形象和群众生活。为发挥负面典型案例的教育警示作用,市城市管理局于9月11日公开曝光三起餐饮油烟方面违法行为典型案例,教育引导全市餐饮业经营企业和个体餐饮经营户引以为戒,自觉完善餐饮油烟净化设施,坚持做到定期清洗维护。田家庵区共设置444个餐厨垃圾收运点,覆盖大中型餐饮单位、机关食堂及学校医院800余家,收运线路10条,日均收运量70吨,高峰日收运量达80吨,月收运量2000余吨。谢家集区建立城市管理、市场监管、生态环境三部门联合审查把关机制,今年1至8月份,共对新增或需要换证的500余家餐饮企业店招、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及油烟净化设施安装情况等进行联合勘查,有效强化餐饮油烟的源头管控。
农贸市场整治提升。市市场监管局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召开农贸市场专项整治部署会,明确责任分工、工作目标和工作要求;组织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强化农贸市场食品小卖部、小餐饮、熟食品监管;开展食品快速检测,排查食品风险隐患;督促市场经营主体整改环境卫生、保持市场内环境卫生整洁;推动市场监管方、市场管理方、市场经营主体和群众共同参与、齐抓共管形成常态长效。截至8月底,今年以来全市共出动3600余人次开展市场食品安全排查整治,规范市场经营主体4500余户,开展食用农产品快速检测268355批次,检验出不合格农产品2114批次,已及时督促商户下架并做好后续处理措施。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受理处置投诉举报案件552件,在农贸市场推广建立消费维权服务站(点)65个。
食品安全整治提升。结合“食安守护”攻坚行动,开展食品小作坊突出风险隐患问题专项整治,重点检查食品小作坊生产卫生条件、食品原料来源和使用、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三防”设施、各项台账记录、从业人员健康证明等。截至9月15日,全市共检查食品小作坊504家次,责令整改463家次,立案查处12家次,注销56家。大力推广“互联网+明厨亮灶”,全市770家持证学校食堂全部实现“明厨亮灶”,全部实现各种类型的“互联网+明厨亮灶”新型监管方式,覆盖率100%。护航“开学季”,守好“安全关”,启动针对全市幼儿园及中小学校园食堂的食品安全专项检查行动,筑牢校园食品安全防线。护航“舌尖安全”,开展中秋、国庆节前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全面强化食品安全源头风险管控,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坚持“齐抓共管”,筑牢病媒防制安全防线。遵循“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群众动手、科学治理、社会监督”的原则,根据病媒生物孳生习性和生长规律,积极开展以环境治理为主、药物控制为辅的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有效控制病媒生物密度。今年以来,先后开展全市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全市居民小区物业公司和建拆工地和全市重点场所夏季病媒生物防制集中培训会,并对各建成区逐一开展病媒生物防制集中培训,全面拉练提升了基层病媒防制队伍水平。通过专业队伍市场化运作和群众运动相结合的方法,采取翻盆倒罐、清除、遮盖、填平、疏通等方式,切实消除病媒生物孳生地。市疾控中心开设居民虫情报告及防制咨询热线,确保市民群众病媒防制咨询问题“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坚持“线上+线下”,创新健康宣教方式方法。将夏秋季爱国卫生健康教育宣传与法定节日、传统文化节日、卫生健康主题纪念日等节点相结合,创新方式方法,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健康宣教活动。7月份以来,市爱卫会相关成员单位和各县区超前谋划、精心部署,先后开展了“关爱生命‘救’在身边”“快乐健身‘羽’你同行”“扬中医文化,圆健康梦想”中医健康文化推广活动、“全民健身日”主题活动暨淮南市第二届快乐健身大会、“我们的节日·中秋”2024年淮南市健康素养巡讲专家现场评选会。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常态化组织开展形式新颖、通俗易懂的病媒防制知识宣传。在市级政务媒体公开发布病媒生物防制、爱国卫生等相关科普知识,营造浓厚氛围。结合夏秋季节性特点,持续加大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防制知识宣传力度,开展以蚊虫危害、生态习性、控制方法以及个人(居家)防护等为重点的健康知识宣传。
原文链接:https://wjw.ah.gov.cn/xwzx/sxgz/5752339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