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培十周年 | 走进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
自2013年12月国家卫生计生委等七部门发布《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以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已经走过十年有余。过去的十年间,住培政策体系基本完善、工作机制基本建立、培训体系逐步健全、培训人数逐年递增、培训成效开始显现。为宣传相关工作成果,健康报社策划发起了“住培十周年”纪录片拍摄活动。本期走进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
建立符合医学规律的住培制度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党委书记孙良业:
作为医院的党委书记,我始终认为医学教育和青年医生培养是医疗事业发展的核心。新形势下,要遵循医学人才的成长规律,在全行业广泛树立终身学习理念,遵循临床导向,深化医教协同改革,建立健全符合医学规律与特点的医师培养制度。
青年医师是医院的未来。要完善“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三位一体的医学教育体系,开展形式多样的医学教育,致力于将其培养为具备高尚医德、扎实医学理论知识、精湛医学技术及良好沟通能力并且让人民满意的医师。要完善住培制度和措施,不仅教授其理论知识、实践本领,更要教授其如何与患者沟通,如何与患者打交道,从而赢得患者的信任。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王启伟:
医学教育,特别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培养一名合格临床医师的必由之路,对于加强医疗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医疗质量和水平,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安徽省已将住培工作纳入省卫生健康发展规划、省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评价以及三级医院评审之中,进行了高站位的统筹谋划,制定了统筹推进措施。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高度重视住培工作,建立了强大的师资队伍,打造了完备的培训基地,确保学员在医院培训期间能够取得长足进步,从而为新时代的医生培养作出贡献。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李光远: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自2014年成为国家首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以来,已经设立专业方向17个、基层实践基地2个,且连续七年承担安徽省省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师资培训的任务。十年来,医院共培养住院医师900余名,其中已有617人顺利结业。
在202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评估中,医院位列安徽省第二梯队、排名第九;结业考核通过率也居于全省前列。在2023年安徽省首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技能大赛内科专业比赛中,医院获得团体二等奖、个人三等奖。2023年,医院完成的《讲好微故事 培育新时代暖医》被选为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思想政治工作“一地一品”优秀案例,《大别山腹地健康“动能”的住培“双驱轮动”战略》被评为2022—2023年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优秀宣传案例。
为医学教育注入人文精神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住培部主任兼直属住培党支部书记杨惠:
近年来,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积极探索建立了“党建+临床业务”“党建+思政教育”双融合的住培新模式。
一方面,医院以培训基地存在的问题为导向,狠抓培训质量和内涵建设。另一方面,医院依托大别山革命老区的红色资源优势,开展系列实践教育活动,其中包括送医送药、下乡义诊、老年康养中心送温暖以及各类科普活动等。这些活动不仅使医学教育飘出“思政味”,还将医学人文精神注入医学教育中。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骨科基地主任窦强兵:
住培工作的主要目标是通过三年的规范化培训,使医师们达到同质化的水平。这些接受培训的人中,有人会走上临床岗位最终成为一名主任医师,有人会走上管理岗位成为院长等管理者。早期的培训对于其今后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住培工作的重要性就在于为社会提供合格和优秀的人才。
当前的住培工作偏重技能、理论的教育。实际上,更应加强对住院医师沟通技巧、人文素养以及思想政治方面的培养。一名合格的住院医师,首先要有深厚的情怀,只有信念和理想足够坚定,才能在今后遇到困难或诱惑的时候,真正地坚守初心,更好地履行医者职责。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外科基地教学主任王永森:
医疗技术、医疗理念和医疗人文精神需要传承下去。只有把住培工作做好,培养出优秀的住院医师,才能不负社会所托。
住培基地培养出的优秀住院医师,有的选择留院工作,有的则在其他医院工作,还有的深入基层工作。在不同的场合,都能够看见他们为居民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当他们亲切地称呼我们为老师的时候,我们深感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内心充满了自豪和欣慰。当他们遇到疑难危重患者向我们求助时,我们更能够体会到作为老师存在的意义。同时,在教学工作过程中,我们自身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建立体系化、系统化、结构化培训体系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内科基地教学主任丁胜楷:
经过十年努力,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内科基地已经初步建立起体系化、系统化、结构化的培训体系。随着时代发展,内科基地各个亚专科的建设会更倾向于专业化发展。
首先,要对住培学员进行专业引导,帮助其在专业化的道路上迈出更扎实的步伐。其次,要重视科研和交流,提高住培学员科学研究的意识和能力。再次,要注重年轻医生的发展需求,为其制订个性化的培训计划。最后,要提醒住培学员时刻将安全和质量记在心中。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全科基地教学主任张均: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全科基地致力于打造成为全国一流、具有广泛影响力且能培养出高素质全科医师的示范基地。全科基地具有五大特点,即全面知识培养、临床实践丰富、实行双导师制、重视社区实践、多学科协作训练。
全科基地希望成为区域内全科医学发展的引领者,进而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全科基地希望将全科医生培养成具备“四善”的人才,即小病善治、大病善识、重病善转、慢病善管;希望培养出的全科医生具有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的思想和情怀。
用心去学习 为将来工作打基础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2021级儿科基地住院医师汪瑞:
经过三年的培训,从一开始的跟班到独立值班、独立管床,我的理论基础更扎实了。同时,在老一辈临床工作者的指导下,在医院文化的熏陶下,我的人文素养也在一点点提升,特别是我的医患沟通能力、沟通技巧都得到很大提升。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2021级麻醉科基地住院医师张意:
三年时间过得飞快,收获很多。首先,要对病人负责,要怀揣一颗善良的心,把病人视为朋友、亲人。其次,住培并非简单走个过场,要用心去学习,记录每一次处理疑难病例的经历,以供后续参考。再次,要对自己负责,认真学习并通过每一次考试,为将来工作打基础。最后,要学会总结,虽然每天的工作很繁琐,但通过不断总结,我们可以学到很多知识。
将医学教育与医院高质量发展 深度融合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住培部主任兼直属住培党支部书记杨惠:
当前,住培工作正逐渐步入提质增效的发展新阶段。对于未来发展,我们有以下三点思考。
首先,结合地市级医院的实际情况,创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将思政教育更好地融入医学教育当中,用思想文化引领住院医师成长,将他们培养成为个人满意、单位满意、社会满意 、国家满意的新时代暖医。
其次,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积极与长三角地区的医院对接,与长三角地区的医院建立教学联盟,打造一支由青年教师、住培带教老师直至骨干师资、教学名师构成的师资队伍,开设更多满足住院医师需求的精品课程。
最后,强化培训质量。建立涵盖招、培、考、督全过程的高质量、全链条的管理机制,力争培训基地在五年内达到省级第一梯队水平,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李光远:
我们注重开展第二课堂主题实践活动,为住院医师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通过减压赋能活动、指导职业发展规划等,让住院医师感受到爱、温暖和希望。
同时,我们落实、压实层级责任,实行院内院外督导。强化督导反馈与应用,做到“刀刃向内”,第一时间主动发现和纠正问题,建强管理队伍,助推专业基地均衡发展。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副书记、院长王启伟:
首先,我们要多措并举推动住培内涵建设,使培训实现从聚焦制度迈向聚焦质量的转变,将医学教育与医院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专业基地和带教师资作用,强化目标、结果和问题导向,科学谋划、精准施策、聚焦难点、持续改进。
其次,要强化动态评估、抓好过程管理,强化考试考核、抓好培训出口与入口,强化专业带动、抓好培训标准。
最后,要关注住院医师的思想。我们应该探索住院医师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创新,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职业价值观,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以缓解住院医师的压力,提升住院医师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呼吁全院、全社会营造尊医重教的舆论氛围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副书记、院长王启伟: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已经走过十年的发展历程,对于广大住院医师来说,要珍惜这样的机遇,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为将来在新的岗位上做好工作奠定良好基础。同时,要通过规范化培训积极接触临床、接触患者,为以后做一名合格的、优秀的医生打基础。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党委书记孙良业:
在医院内部形成尊医重教的氛围极其重要。首先,医院要从顶层设计做起,将尊医重教的思想融入医院的发展战略和文化建设中。其次,要建立完善医务工作者保障激励机制,从提升薪酬待遇、发展空间、执业环境、社会地位等方面入手,有效调动广大住院医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我们还要激励医生实现自我提升,形成尊师重教的良性竞争环境。最后,要选树先进典型并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媒体平台倡导尊医重教的良好风尚。
原文链接:https://wjw.ah.gov.cn/xwzx/mtjj/5752430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