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报道

[江西日报]传岐黄之术 护妇幼健康

2024-08-28 来源:江西卫生健康委员会   作者:佚名

  汪清林袁依凡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国家妇幼中医药特色建设单位名单,从中医药服务能力、学科发展水平、科研教学能力、人才梯队建设、行业领先性、区域影响力等方面,对全国妇幼系统(含妇产医院、儿童医院)中医药医教研工作进行了全方位的评比,江西省妇幼保健院在全国申报的各级医疗机构中脱颖而出,以全国第2名的佳绩荣获国家妇幼中医药特色建设单位称号。

  起点高发展快

  医疗服务能力居全国前列

  一直以来,省妇幼保健院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1955年成立中医科,1960年开设中西医结合病房,首任院长杨学志等老一辈专家在首创中药“三品一条枪”锥切除术治疗早期宫颈癌、西豆根治疗恶性葡萄胎和绒毛膜上皮癌、艾灸胎位倒转术等方面取得多项重大成果。

  循着前人足迹,医院锐意进取,先后荣获全国综合性医院妇幼保健机构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妇幼健康中医和中西医结合重点专科、中国妇幼保健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培训基地、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女性生殖重点研究室、江西中西医结合妇科病区域诊疗中心、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医疗模式试点建设单位、江西省优势病种“滑胎”项目建设单位等称号。

  “中医科设有4个病区,床位136张,年门诊量超10万人次,年住院量5000余人次,病床数、门诊住院人数及医疗服务能力在全国妇幼机构处于领先地位。”省妇幼保健院中医科主任陈晓勇说,这些医疗数据是医院以全国第二的好成绩在全国妇幼机构中脱颖而出的重要原因。

  育人才强学科

  为患者提供一流诊疗服务

  人才是学科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科室有胡丽莎、廖彩森两个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胡丽莎、夏晓健和陈晓勇三位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常年坐诊国医堂;有江西省名中医2人,江西省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人;有中医药双师型博士研究生导师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2人。

  “科室有28名医生,其中6名是博士,其他均为硕士。”据介绍,正是科室有一批专家在高校担任导师,在培养人才的同时,促进了医教研协同发展。仅2018年至2022年,医院获批或在研国家级妇幼中医药课题2项、省级中医药课题6项、厅级中医药科研课题300余项。

  为满足患者就诊需求,该科开展多个特色专科、专病门诊,在不孕不育、孕前保健调理、妊娠剧吐、习惯性流产与先兆流产、产后调护、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管理、针灸康复、咳嗽、减肥、失眠、肿瘤康复、疼痛及治未病养生等方面,形成了一整套独具特色的诊疗方案。

  目前,该院正在倾力打造江西省保胎中心、妊娠呕吐治疗中心、中医治未病中心、产后术后康复中心等中医特色治疗中心,为患者提供一流的诊疗服务。

  用经典求创新

  “绿色治疗”呵护妇幼健康

  该科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妇女儿童疾病诊疗和预防保健中的作用,增强中医疾病治疗能力,制定妇幼常见病及中医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3个,开展中医适宜技术8项。与此同时,该科还和其他学科深度融合发展,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孕产保健、儿童保健、妇女保健、生殖保健等方面的作用。如,在辅助生殖科接受了试管婴儿治疗的女性,在孕前调理、胚胎移植后安胎等阶段都全方位进行中医药调养及管理,提高了辅助生殖试管婴儿的成功率。通过中医深度融合,辅助生殖科获得了全国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称号。

  针对孕产妇妊娠剧吐问题,该科开展穴位敷贴、穴位注射、针灸推拿等绿色疗法,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效果。针对盆腔炎、输卵管不孕等患者,该科创新研发红藤灌肠液、妇洁洗液等自制剂,同时推出各种茶饮、药膳服务,提高中医药的可及性、便利性。

  “我们将以获得国家妇幼中医药特色建设单位为契机,持续深化中医药在妇幼领域的应用,加快构建集医疗、保健、预防、养生于一体的妇幼中医药服务网络,为妇女儿童健康提供中医药方案。”陈晓勇介绍。


原文链接:http://hc.jiangxi.gov.cn/art/2024/8/28/art_38023_499268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