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健康城市

“三主动 五做好” 积极发挥新安医学优势 全力保障人民群众健康 ——黄山市中医药系统积极应对洪涝灾害

2024-07-03 来源: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作者:佚名

  受持续强降雨影响,6月20日以来黄山市各地遭受不同程度洪涝灾害,群众生产生活受到普遍影响,灾后健康防护面临严峻挑战。黄山市中医药系统主动靠前、主动担当、主动作为,在做好自身防灾减灾工作的同时,积极发挥新安医学防治洪涝灾害疾病的优势作用,切实提高受灾群众中医药服务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为防治洪涝灾害疾病、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贡献新安医学力量。

  做好中医医疗机构的防灾减灾。市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印发《关于进一步发挥新安医学防治洪涝灾害疾病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作用的通知》,要求抢抓第一轮集中降雨的空窗期,抓紧对房屋、设施、周边环境等情况进行再排查,存在隐患的要采取人员撤离等措施。灾后及时组织内部消杀,预防灾后传染病的发生、传播和扩散。目前各级中医医疗机构均已完成内部消杀。

  做好新安医学防治洪涝灾害疾病知识宣传。组织制定“洪涝灾害后常见疾病中医药防治方法”,积极推广徐经世国医大师拟定的“水灾防预茶饮方”,为各地科学开展中医药防治疾病提供技术支撑。全市各地“线上+线下”多种形式主动宣传、推广免费茶饮等,科学指导群众采取中医药方法开展卫生防病,提高群众洪涝灾害应对能力。祁门县紧急调配祁蛇立安抑菌液和祁蛇立舒抑菌液等中医药野外作业防护产品3000余支,免费发放受灾群众和工作人员,获得群众广泛好评。据统计,全市开展新安医学防治洪涝灾害疾病科普知识宣传覆盖46000余人次,徐经世国医大师水灾防预茶饮方使用超10000人次。

  做好受灾地区中医药巡诊指导。成立市级新安医学应对洪涝灾害疾病专家组,对全市中医药防治洪涝灾害疾病进行指导。全市各地根据受灾情况,安排中医药专家团队实地开展灾害安置点巡诊,提供送医上门、送药上门,让受灾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专业的中医药服务。全市开展针刺、艾灸、推拿、拔罐、刮痧、热疗、中药外敷、中药饮片及配方颗粒等新安医学服务共计5200余人次,八段锦、程氏太极已成为部分集中安置点群众的日常必备活动。

  做好中医紧急医学救援服务。防汛灾害应急响应期间,各级中医医疗机构切实做好人员值班值守,在确保机构正常平稳运行的同时为受灾群众提供中医紧急医学救援服务。祁门蛇伤研究所、祁门县人民医院等对灾后急症具有明显疗效的中医医疗机构,向社会提供24小时咨询和救治服务,确保患病群众第一时间能够得到有效救治。祁门蛇伤研究所紧急对15名蛇虫叮咬伤害者开展了蛇伤救治,保证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做好中医医疗机构受灾防灾信息上报。针对洪涝灾害的受灾和疾病特点,指导各地及时开展信息统计、收集和报送。目前各地受灾信息均已通过卫生应急渠道进行报送。

  

  


原文链接:https://wjw.ah.gov.cn/xwzx/sxgz/5742260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