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启伟:找准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词
坐落在淠水之滨的安徽省六安市人民医院,始建于1949年8月,是一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公立医院,2021年成为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医院肩负着六安市430多万居民的基本医疗任务,年门诊量达到240万人次。
近年来,六安市人民医院的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成绩在安徽省内名列前茅。好成绩背后蕴藏了哪些成功经验?六安市人民医院院长王启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是医院高质量发展中的关键词。
分类管理 激活学科内动力
学科是一家医院的名片,打造王牌学科可以极大地提升医院知名度。六安市人民医院实施学科分类管理,建立公开遴选、分类培育、动态管理机制,根据院内综合打分排名,将各个科室分为“标杆学科、优势学科、培育学科、追赶学科”4个等级。王启伟介绍,标杆学科是遵循“好中选优”原则,在人才、经济和政策上予以倾斜,集全院之力打造的王牌学科,在全院学科建设中起到以点带面的示范作用。
王牌学科固然重要,但医院高质量发展不能一直目光向上。王启伟说,学科分类管理的意义并不是让各个学科之间互相竞争,而是为不同等级的学科设置与之匹配的发展目标。医院要实现这样的发展效果,既要设置精细化的发展目标,也要抓住学科主任这个关键人,压实学科主任在学科发展中的责任,激活各个学科的内动力。
如何发挥学科主任的引领作用?医院以学科主任目标责任制为抓手,对学科主任年度目标进行考核,并出台严格的奖惩政策。医院拿出专项资金并设置奖项,对发展速度较快的学科和学科主任进行奖励,通过每季度召开一次的学科发展“赛马”会,让学科主任主动查摆问题,以此监督学科主任切实扛起责任。
学科分类管理使各个科室间不再进行平行比对,而是根据是否完成目标来评价学科发展。一方面可以使好的学科不敢懈怠,另一方面可以让追赶学科看到希望。公平合理的管理机制使得学科之间像赛马一样互相追赶,激发各个学科的内动力。通过不断发展,医院目前拥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1个,“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省级临床培育专科、特色专科13个,市级临床医学重点学科29个。
既要培养人才 更要用好人才
六安市位于安徽省西部,大别山北麓,风景秀美,但受地理位置、经济发展等因素影响,人才吸引度不足,如何引进和留住高水平人才一直是困扰医院的难题。针对这一难题,王启伟认为,建设人才队伍不光要在培养上下功夫,更要在留住人才、用好人才上见真章。
医院坚持“引育用借”并重,不仅在招聘和引进高层次优秀人才上不断加大力度,还推出备考博士期间发放绩效和全额奖金的优惠政策,解决备考人员经济上的后顾之忧,大力支持在职人员攻读博士学位。
人才队伍建设最重要的不是拥有多少人才,而是如何用好人才。医院不断完善各级拔尖人才培养、使用、激励工作体系,实施“人才树工程”,强化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和青年骨干人才培养。“比如,一位在职博士毕业后,医院在任用干部时会优先考虑将其纳入科室管理层,使其能在科室管理岗位上抓学科发展和科研工作,充分展示才能。有舞台还不够,还得能让人上台。”王启伟说。
培养人才不仅需要医院自身实打实地付出,巧借外力也至关重要。医院积极与长三角地区医疗机构合作,邀请这些机构的名医定期来院坐诊,让优质资源在六安发挥更大的作用,从而带动学科和人才业务能力提升。此外,医院每年还会选送100名业务骨干前往国内知名医院进修,与国内知名医院合作建立名医工作室,聘请专家来院手术会诊、带教指导,提高医教研能力。
在这样的建设思路下,医院铺设了良好的人才晋升路径,既提高了医疗队伍水平,也提升了人才忠诚度。王启伟告诉记者:“每一位人才的培育过程都能带来很好的示范效应,从而营造出良好的人才培养气氛。”据了解,医院目前拥有高级职称724人,引进和培养硕士824人、博士研究生50余人,目前,医院正朝着实现高级职称以及引进和培养硕士“双八百”的目标不断努力。
多措并举 提升医疗质量
医疗质量是医院发展的生命线,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是医院管理永恒的主题。为强化医务人员的质量安全意识,强化责任人的履职担当,医院以实现医疗质量安全主要指标明显改善的“四强化、一改善”为目标,并推行了一系列做法。
在政策层面,医院修订完善《六安市人民医院质量考核体系》,加强质量安全和学科建设的精细化管理;严格落实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坚持常态质量管控和专项质量治理相结合,推行医疗质量品管圈管理。
在实施层面,医院积极开展“医疗质量与安全提升年”行动和“病案质量提升年”行动,不断控制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与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组织开展“三合理”专项检查行动和“五个不放过”专项治理行动,规范诊疗行为;持续开展高压氧、康复进病房工作;大力开展日间手术和日间化疗服务,提高医疗服务效率。
此外,医院还引进先进设备,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供有力支撑。目前,医院拥有包括PET-CT、3.0T超导核磁共振、GE-256排螺旋CT、医用直线加速器、高强度超声聚焦刀、氩氦刀等百余台国内外大中型先进医疗设备。
原文链接:https://wjw.ah.gov.cn/xwzx/mtjj/5741877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