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县:集中安置点中医药服务深受欢迎
6月20日以来,歙县受强降雨影响,多地遭受不同程度的灾害,为转移安置受灾群众,全县在多个乡镇设置了集中安置点,并充分发挥新安医学发源地中医药底蕴深厚和群众基础好的优势,将中医药防病、治病服务和理念运用在这场战“役”中,深受群众的欢迎。
预防疫情,艾草先行
艾草气香味辛,性温散寒,温气血而温经脉,用之熏灸,可疏通经络,促进机体新陈代谢,促进机体排毒,从而增强机体抵抗力。在歙县杞梓里镇集中安置点中就能闻到艾草的香味,当地中医师们不仅用艾灸缓解部分受灾群众腰膝酸软、胃寒不适等症状,还烟熏艾条消毒防疫,同时向群众科普每100平方米,用艾叶、苍术、白芷各10g,关闭门窗,点燃烟熏30分钟,每天一次,完成后打开门窗保持空气流通,可消毒驱虫防疫,在进行上述操作时要注意用火安全,需待明火熄灭后,烟雾上升后室内才可离人。
中药茶饮,温暖人心
灾后防疫、未病先防是中医药智慧,新安医家徐经世国医大师心系灾情,特拟定“水灾防预茶饮方”茶饮,希望能为灾区老百姓们送去一点帮助。在富堨镇集中安置点就可以看见群众们排着队在拿茶饮,该茶饮取的徐老药方中的普通人群预防方,具有化浊祛湿、调理肠胃的功效,温暖的茶饮也温暖着每一位安置点群众的心。
健身气功,养生强身
在歙县雄村镇集中安置点中可以看到当地卫生院潘医生正召集群众们打八段锦,一边教授着动作,一边讲解八段锦优秀的历史以及对慢病预防和促进身心健康的作用,群众们更是积极参与其中,互相纠正着动作,询问动作要点,说说笑笑中暂解洪灾带来的忧愁。八段锦是在我国非常流行的一种古代气功,其动作大开大合,需要调动全身运动,长期坚持练习八段锦可以疏通气血经络,使身体通畅条达。
在我国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中即有关于疫病的论述,《素问·刺法论》说:“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中国至少已有3500年的疫情历史,中医防疫更是已运用上千年。正是本着防大于患,防病于未然的原则,歙县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积极主动为灾后防疫贡献中医药方案,全力筑牢卫生健康抗疫的“防护墙”。
原文链接:https://wjw.ah.gov.cn/xwzx/sxgz/5741628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