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健康资讯

黔南州“四道防线”筑牢医疗质量安全“生命线”

2024-06-21 来源: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作者:佚名

  

  为切实抓好医疗机构医疗质量和医院安全管理,不断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整体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安全。近年来,黔南州采取做实体系建设防线、严格质量标准防线、夯实业务培训防线和绷紧执法监督防线“四道防线”,不断筑牢医疗质量和医院安全“生命线”,全方位护航人民健康。

  

  健全质控中心,做实体系建设防线。一是实行二级管理。由州县(市)两级共同健全医疗控制网络,对辖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开展医疗质量管理和控制工作,提升医疗质量安全和医疗服务水平,促进医疗质量同质化。二是健全质控网络。先后投入资金80万用于质控中心建设,先后建成了医学影像、感染控制、急诊医学、临床营养、康复医学等25个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截至目前,全州共有州级质控中心64个,其中临床类49个、医技类9个、管理类6个,质控中心网络不断健全。三是完善急救体系。截至目前,全州二级以上公立医院胸痛中心通过认证16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共建成卒中中心9家;全州12县(市)人民医院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及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实现全覆盖;15家医院纳入创伤中心建设单位,急救体系不断健全,急救能力大幅提升。

  从严执行标准,严格规范标准防线。一是“嫁接好天线”。为各地医疗质量规范标准提供基本准则要求,2023年以来,国家卫生健康委陆续印发了肿瘤专业等系列质量控制标准,对年度指标、核心策略等进行了规范要求;省卫生健康委在国家质量控制标准基础上印发了2024年64个专业学科医疗质量省级控制标准;二是“绘制好地线”。为确保国家和省关于医疗质量规范标准在黔南落实落地,黔南州卫生健康局围绕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管理办法、规范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管理和明确州级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及其挂靠单位等方面内容先后印发了3个执行性文件,对规划设置、挂靠单位、管理主体和职责要求提出具体规范要求。

  

  加强业务培训,夯实业务培训防线。一是强指导。指导是提升业务水平的主要措施,也是确保质控标准落实落地的重要保证。黔南州在督查指导上聚焦发力,采取远程医疗、下沉驻点、帮扶带教和现场指导等方式共对病案、放射、麻醉、呼吸内科、外周血管介入等12个专业开展实际督查指导。二是重培训。去年以来,黔南州对妇科、内分泌、麻醉、病案、放射、麻醉、呼吸内科、外周血管介入等28个专业开展质控培训9期950人次。通过培训,全州各质控中心业务能力得到整体提升。

  

  强化执法检查,绷紧执法检查防线。一是全面开展质量督查。共对全州所有公立医院和65家民营医疗机构就医疗机构名称使用、医疗机构科室设置、医务人员执业资质、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医疗机构药械管理、医疗服务费用管理、医疗机构感染管理、医疗服务信息发布、医疗机构安全生产管理等重点工作开展全覆盖督查,共开展专项工作15项,立案152件。二是高压开展执法监督检查。在州县(市)卫生健康系统网站公布举报电话和投诉邮箱13个,就各级医疗机构在治疗管理、服务态度、药品管理、医风医德等工作开展全方位监督,对涉及医疗卫生、传染病防治、妇幼健康、中医药、血液安全等专业的机构共监督检查122家次,均已完成监督检查任务;共对12个县(市)卫生健康监督执法机构的执法行为进行指导督查,送《卫生监督建议书》12份,提出监督执法检查建议56余条。三是从严治理不良执业行为。按照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贵州省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记分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要求开展不良执业行为记分工作,共对15家医疗机构实施不良执业行为记分,共计57分,均已送达《记分通知书》。

  

  


原文链接:https://wjw.guizhou.gov.cn/xwzx/sndt/202406/t20240620_8489403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