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市卫健委多举措推进乡村振兴
“小康不小康,还得看健康”。近年来,潜山市卫健委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工作思路,抓实基层医疗卫生工作,助力乡村振兴,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总体持续向好。
完善基层医疗服务体系。潜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源潭中心卫生院新区)即将建成运营,市第五人民医院(梅城镇卫生院)项目正在积极推进,建成源潭、黄铺、王河三个县域医疗次中心,槎水建成院前急救点并运行;持续开展“千医下乡”和“一院一策”帮扶,推动各乡镇卫生院重点特色专科错位发展,全市7所中心卫生院均能开展外科手术,优质医疗服务惠及基层群众。2017年以来共新建村卫生室91个,改扩建村卫生室52个,全市176个村(居)卫生室均达到标准化建设要求,每个村卫生室至少配备一名合格村医。
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水平。潜山市12大类46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跑出“加速度”。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家庭医生签约率、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农村免费“两癌筛查”、群众满意度均达到上级要求。截至6月份,全市共实施慢病签约管理92941人,签约率达90%,实现应签尽签,医疗帮扶脱贫监测对象户24248人,30种大病专项救治3681人,救治率达100%。
探索开展医防融合工作。将5个慢性病种患者列为试点人群,率先在安庆市实施慢性病按人头付费试点,在基本公卫平台增设5个慢性病种信息管理模块,实现全方位信息化管理。建立“1+1+1”医疗服务团队,牵头医院(市立医院和市中医院)共下派176名健康指导员,开展分级分类随访,随访率达100%。累计排查梳理19694名慢性病人,新增申报慢性病1123人。通过下派健康指导员,对慢性病人实行用药干预和健康指导,尽最大可能减少基层群众因病致贫返贫风险。
筑牢基层中医药服务基础。潜山市以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为基础,聚焦创建指标体系,对标对表提高基层中医药服务基础水平;持续深化潜山市中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合作模式,优化远程会诊和网络教学系统,定期举办中医中药、针灸推拿等中医适宜技术培训班,4个乡镇卫生院全面完成中医馆内涵建设,25个村卫生室新建标准化“中医阁”,中医药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全市16所乡镇卫生院能够规范开展6类10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所有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能够规范开展4类6项中医药适宜技术。稳步推进“智慧中药房”和医药同质化试点工作,从硬件和软件上进一步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
原文链接:https://wjw.ah.gov.cn/xwzx/sxgz/5738284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