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报道

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人民医院:建立紧密型医联体 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

2024-06-05 来源: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作者:佚名

  近年来,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人民医院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服务宗旨,以“全面提升服务能力,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努力争创三级甲等医院”为目标,建立紧密型医联体,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

  紧抓学科建设不懈怠
舒城县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陈恳介绍,舒城县人民医院始建于1950年。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如今医院已经是一所设备齐全,技术力量较为雄厚,集医、教、研、预防保健、急救为一体的三级综合性医院。医院先后被授予“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全省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安徽省卫生先进单位”“安徽省健康促进医院”等荣誉称号。
舒城县人民医院共开设53个临床医技科室。2023年,神经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普外科成功入选六安市级临床重点专科。泌尿外科、神经外科成为六安市重点培育专科。

  推进托管工作不放松
2023年9月25日,安徽省立医院—舒城县人民医院紧密型医联体医院正式成立。以安徽省立医院托管为契机,舒城县人民医院积极承接省级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引进先进管理模式和经验,围绕医联体业务协作、学科发展、资源共享、远程诊疗、双向转诊、技术扶持、人员进修等重点开展工作。
医院开设安徽省立医院专家门诊,58名出诊的安徽省立医院专家涵盖心血管内科、神经外科、风湿免疫科、骨科、消化内科、普通外科、妇产科等多个专业,使舒城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省级医院专家团队服务。医院重点关注安徽省立医院专家手术带教工作,邀请专家对普外科、胸外科、妇科、泌尿外科等学科难度大、技术要求高的手术进行现场指导,并培养相应手术团队。在安徽省立医院下派总会计师黄晓春的带领下,医院全面推动临床业务管理和经济管理的深度融合。医院实行价格管理、全面预算管理、成本核算、内部控制等精细化管理。
“经过全院共同努力,2024年1月至4月医院门急诊量同比增长10.33%,出院人次同比增长5.1%,手术台次同比增长8.19%。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了在紧密型医联体的带动下,舒城县人民医院不断提质增效,让托管成果惠及更多的县域群众。”舒城县人民医院院长张秀珍说。
“我们引入安徽省立医院的岗位竞聘和激励机制,并进行本土化改造。医院的中层岗位竞聘全流程公开化,使医院的人员管理制度更加规范。”舒城县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王宗胜介绍,医院修订了中层干部管理暂行办法,组织开展全院中层干部公开竞聘,建立中层干部能上能下的竞争聘任机制,激发了中层干部的干事热情和队伍的整体活力。2024年6月1日,111名通过竞聘上岗的新一届中层干部履新。
为适应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医院于2024年启动了新版绩效分配改革,构建了完善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将各项管理要求细化为具体的考核指标,为医院精细化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深化五大中心建设不动摇
“急诊急救能力反映着一家医院的综合医疗水平,舒城县人民医院卒中中心连续三年获得安徽省‘五星防治卒中中心’称号,这不仅是对医院卒中防治工作的肯定,也是对医院救治水平和救治流程等工作的认可。”舒城县人民医院副院长汪加龙介绍,舒城县人民医院加强脑卒中绿色通道建设,将院前急救和院内急救无缝对接,同时参与六安市卒中中心地图建设,实行“先救治,后付费”。舒城县人民医院通过多种途径全方位开展卒中科普宣传,受众达30余万人次。卒中中心现已完成1019例溶栓,22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介入血管再通,292例脑出血手术治疗,67例动脉瘤手术。
2023年,舒城县人民医院胸痛中心通过认证,被授予“中国基层胸痛中心”称号,医院对重大疾病的综合救治能力再上新台阶。2023年,胸痛中心累计救治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95例、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5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53例、主动脉夹层5例、急性肺栓塞3例。医院持续推进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创伤中心建设,夯实医院急危重症救治能力,进一步满足舒城百姓的就医需求。


原文链接:https://wjw.ah.gov.cn/xwzx/mtjj/5726700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