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厦门医院:沪厦携手十年 共建区域儿童医疗中心
沪厦携手,纵贯超千公里跨度;十年开拓,丈量创新发展维度。2014年,福建省厦门市采取“市校合作”模式,与复旦大学携手共建厦门市儿童医院。共建后,厦门市儿童医院由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托管,正式成为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厦门医院(简称复旦儿科厦门医院)。十年来,该院依托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的管理、品牌和技术平移,实现服务能力迅速提升,填补了当地多项技术空白,培养了一批高素质医师,有力推进了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让闽西南地区患儿在“家门口”便能得到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特约记者 李雅 通讯员 蔡惠州 陈苹
复旦儿科厦门医院院长黄国英查房(图片由复旦儿科厦门医院提供)
高位嫁接
打造区域领先儿童医院
复旦儿科厦门医院从无到有,从零开始,如何实现与复旦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同质化发展,真正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坚持“三个平移”,做到“四个统一”,驱动“四驾马车”,是复旦儿科厦门医院院长、著名儿童心血管病专家黄国英给出的答案。
复旦儿科厦门医院始终坚守“三个平移”原则,即管理平移、品牌平移和技术平移。通过引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的先进管理制度和议事规则,该院得以高效运营。同时,复旦儿科厦门医院把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的重点专科、临床中心等平移至厦门,有效提升了诊疗水平。该院还平移了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的众多先进技术,填补了多项当地医疗技术的空白。截至目前,复旦儿科厦门医院共平移过来98项技术。
复旦儿科厦门医院努力做到“四个统一”,即统一的医疗安全和质量要求、统一的医疗服务模式、统一的学科发展规划和统一的信息化共享系统,推进实现与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在技术、管理、品牌等方面的同质化发展,快速提升区域内儿科医疗水平。
高素质医师队伍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复旦儿科厦门医院将建立名医工作室,聘请特聘主任、学术主任及专科医师导师确定为引领医院学科发展、筑牢人才梯队的“四驾马车”。在“四驾马车”的引领下,该院培养起大批骨干医护人员,为医院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的倾力引领下,复旦儿科厦门医院实现跨越式发展,现已成为具有三级儿童专科医院规模和架构的综合性儿童专科医院,并成为闽西南地区儿童医学中心。医院内、外科已完成亚专科建设,拥有5个(新生儿医学中心、儿童重症医学中心、小儿外科、儿童保健中心、神经外科)省级临床重点专科,2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
沪厦联手
持续提升患儿救治水平
这十年,沪厦专家联手助力复旦儿科厦门医院实现长足发展,持续提升区域儿科救治能力。该院已累计提供超500万人次门急诊服务和16万余人次住院服务,手术突破4万台,成为当地颇受患儿家长信赖的医院。
目前,复旦儿科厦门医院已能独立开展超早产儿救治、先天性结构畸形微创手术、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并能熟练应用内窥镜及体外膜肺氧合(ECMO)等危重患儿救治技术。该院已达到国际新生儿救治评价体系三级C标准,并已建成覆盖先天性心脏病筛查、诊断、治疗及随访的一体化诊疗体系,有效缓解了区域内儿童就医难问题,实现了“补短板、惠民生”目标。
小十七是复旦儿科厦门医院救治的一名超早产儿,他只在妈妈肚子里待了24周,便匆匆来到人世间,出生时体重仅350克,且全身器官发育极不成熟。医院首任执行院长庄德义教授带领该院新生儿医学中心医护团队历时145天救治,终于助小十七成功闯过层层生命关卡。如今,小十七的各项生长发育指标已追赶上一般儿童。
“早产儿救治是衡量一个地区儿科医疗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近年来,复旦儿科厦门医院成功救治的最低早产儿体重从540克降到了350克。早产儿救治技术的突破也是医院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的重要标志之一。”黄国英说。
复旦儿科厦门医院小儿外科也不断寻求突破,在先天畸形、肿瘤、创伤、感染等领域的诊疗能力稳步提升。该院小儿外科医务团队突破极低出生体重儿微创手术禁区,成功救治了体重仅为1.45千克的食管闭锁早产患儿;为出生不到72小时的患儿安装心脏起搏器;开展功能神经外科、血管介入科、颅颌面外科高难度手术。通过开展多学科合作,该院急危重症患儿诊疗能力也得到快速提升,现已累计完成手术近4万台次,其中三四级手术占比超过70%。
2021年,复旦儿科厦门医院获批成为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试点单位,并由福建省政府和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共建。2022年,厦门市政府与复旦大学签约,共建复旦儿科厦门医院,持续探索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附属医院建设新模式。
辐射引领
织就儿童健康防护网
这十年,复旦儿科厦门医院在自身快速发展的同时,还牵头成立了儿科医联体和儿科联盟,努力推动国家级优质资源扩容下沉,辐射厦门及周边地区,促进区域儿科医疗救治能力和水平的共同提升。
2016年,复旦儿科厦门医院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的引领下,依托其强大的学科优势和综合实力,牵头成立了厦漳泉儿科医联体,首批12家成员单位进入该儿科医联体。
2018年,厦漳泉儿科医联体扩展为闽西南儿科医联体。截至2022年11月,该医联体成员单位已增至38家(包括临夏州人民医院、临夏州妇幼保健院等),形成了跨区域的儿科医联体。
2022年,复旦儿科厦门医院成立厦门市医院协会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儿科联盟,吸纳51家成员单位,形成区域儿科专科联盟。
依托儿科医联体和儿科联盟,复旦儿科厦门医院逐步将上海先进的技术、理念辐射到闽西南甚至更广阔的区域,建设了基于远程医学平台的“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复旦儿科厦门医院—医联体成员单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四级诊疗体系,并开展远程多学科会诊和业务培训,有效提升了区域儿科医疗水平。
“我来自晋江,福建是我的故乡,我希望福建老乡如果生病了,不用奔波到上海找我,直接到厦门就可以得到高水平的救治。”黄国英说,“现在愿意来复旦儿科厦门医院看病的老乡越来越多。医联体的建立让危重患儿跨区域救治与转诊成为现实,也让远程医疗等新科技手段得以更顺畅运用,更多危重患儿在‘家门口’就能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目前,医院有近50%的患儿来自厦门周边地市,闽西南47家医院已有超过一万名患儿被转运至厦门接受救治,医院的区域辐射能力日益凸显。”
迈向卓越
共筑厦门儿童健康梦
这十年,复旦儿科厦门医院从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到全面腾飞,逐步建成了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的样板。
作为复旦儿科厦门医院的掌舵人,黄国英对未来充满信心。他说:“复旦儿科厦门医院是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的重要发展组成部分,医院将根据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的要求和定位,坚持医、教、研协同发展,开展更多、更高水平的临床诊疗、教育培训、临床研究和研究成果转化项目,并积极在公共卫生、医院管理等领域谋求提升。”
黄国英表示,复旦儿科厦门医院将以现有优势学科为基础,以新生儿医学、出生缺陷诊疗、儿童生长发育偏移、危重症医学、微创诊疗等领域为重点,打造重点学科群,以点带面推动全学科发展。“展望下一个十年,我们将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努力创建具有示范意义的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建成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院和两岸儿科医学交流合作基地,并辐射东南亚,带动更广阔区域儿科医疗水平的整体提升,为更多患儿带来福音。”他说。
来源:健康报
原文链接:https://wjw.fujian.gov.cn/xxgk/gzdt/mtbd/202405/t20240527_6454997.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