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健康援疆工作以南疆地区为重点,持续向基层薄弱领域发力
文/记者 刘青 图/记者 梁敬东
9月22日,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援疆工作会在乌鲁木齐召开,会议明确指出,国家部委和19个援疆省市将继续聚焦重点难点问题,强化政策支持、项目扶持、智力支持和资金保障,在改善医疗服务条件、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不断提升援疆工作综合效率,并以南疆地区为重点,持续向基层薄弱领域发力,促进援疆医疗资源向疾控、公卫、妇幼等领域延伸,高质量做好新时代卫生健康援疆工作。
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援疆工作会
会议指出,在国家部委及19个援疆省市的大力支持下,近年来新疆卫生健康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各族群众健康水平持续提高。深入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和自治区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构建优质高效医疗服务体系,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疾控机构改革,筑牢织密公共卫生防护网,提升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便利性,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标准化率达100%,新疆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持续改善。
会议要求,卫生健康援疆工作要加强和优化医疗资源的配置,优化区域布局,结合自治区“高峰——高原——高地”总体规划布局,加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和医联体的建设,以南疆地区为重点,推动五大中心的建设,提升急难危重学科抢救能力和救治水平。推进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建设,统筹做好医共体试点省份和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等改革探索项目,加快发展社区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加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强化常见病、多发病诊治,传染病筛查和防治以及健康管理力度,满足县域居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持续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持续优化“以院包科”工作机制,聚焦急诊急救、重症医学和特色重点学科建设,进一步加强紧缺人才和基层医务人员的培养培训能力,充分发挥援疆资源的智力优势,将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融为一体,加大双向交流,通过设置医联体专家工作站、名医工作站,通过远程医疗、公共课堂、网络直播等信息化手段,推动支援地区优质资源向受援地区和基层延伸。各支援省市要创新人才选派的方式和机制,采取短、中、长等多种援疆形式,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培训带教,不断提升受援地区医疗卫生服务的软实力。
要加强自治区级传染病防治中心建设,提升重大传染病疫情综合救治能力和重症危重症集中救治、跨区域驰援能力。坚持不懈做好重点疾病防治,以南疆地区为重点,加强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支持,建立完善结核病防治综合服务体系,巩固结核病防治“新疆模式”,提高慢病、职业病监测能力,加强癌症、心血管病等重大疾病早期筛查和早诊早治,强化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慢性病健康管理。继续实施儿童营养改善和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加强孕产妇和新生儿急危重症救治能力建设,实施基层产科医师和新生儿科医师培训项目,强化出生缺陷防治工作。此外,卫生健康援疆工作还要切实巩固健康扶贫的成果,探索推进健康城市建设,为全面乡村振兴提供更加坚实的健康保障。
会议要求,各对口支援省市要进一步统筹调配资源,坚持好问导向和需求导向,推动帮扶工作着力点进一步向农村延伸,向基层延伸,切实帮助新疆进一步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能力,推动新时代卫生健康援疆工作取得新的成效。
(编辑/王雅雪 审核/夏莉涓)
相关附件>>
原文链接:http://wjw.xinjiang.gov.cn/hfpc/xwxc1/202309/8e36468fefbe4e83bd31ca27124286a0.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