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中疾控和乔治全球健康研究院建议:预包装食品应设定钠含量上限

2023-07-19 来源: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作者:佚名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和乔治全球健康研究院合作开展的一项研究建议:对我国预包装食品分类设定最高钠限量参考标准,以加快实现2030年全国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降低20%的目标。研究人员表示,从理论上来说,这套标准既能降低预包装食品钠含量水平,也能兼顾消费者和食品生产企业的可接受性。相关论文近日发表于《世界卫生组织简报》上。

  据了解,为预包装食品设定最高钠限量标准是一项重要减盐策略,已被全球65个国家采纳。2021年,世界卫生组织参考各国限量标准的最低值,发布了全球钠基准,以支持各国加快推进减盐工作。由于缺乏可靠的钠限量标准等原因,我国尚未实施这项减盐策略。

  该研究的数据来源于两个全国性的数据库,包括51803项预包装食品营养信息和15670名中国成年居民连续3天的食品消费信息。研究团队参考世界卫生组织钠基准食物分类框架,对所有产品进行了重新分类。研究分析了中国预包装食品钠含量及其对人群钠摄入量的贡献,比较了不同钠限量标准设定方法对企业产品配方调整比例、减盐幅度和对国民钠摄入量等方面的影响。

  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成年人从预包装食品中摄入的钠含量为1302.5毫克/天(相当于3.3克盐),占一天钠摄入量的30.1%;其中,从酱油和蚝油中摄入的钠最多,其次是速食食品、咸味黄油糕点和加工肉制品等。设立不同的钠限量标准可以使人均钠摄入量降低1.9%~13.9%;其中,如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全球钠限量基准,减钠幅度最大,可使来自预包装食品的钠减少701毫克/天,相当于预包装食品钠含量的46.3%、人群食盐摄入量的13.9%。

  然而,综合考虑我国食品钠含量和民众食盐摄入水平等现状,研究团队最终提出了能使每类食品平均减钠20%的界值标准,并在保证产品改良比例不低于10%的情况下对少数食品类别的界值进行了微调。这套标准可使人们每天从预包装食品摄入的钠减少305毫克,相当于预包装食品减钠20.1%、人群食盐摄入量下降6.1%,这与我国减盐目标和预包装食品对人群钠摄入量的贡献比例相适应。当然,这套标准也可不断调整,逐步向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全球钠基准靠近。

  论文作者、乔治全球健康研究院(中国)副所长张普洪教授指出:“近几十年来,中国针对家庭和餐饮行业开展了不少减盐工作,居民家庭用盐从2010—2012年的10.4克/天减少到2015年的9.3克/天,然而在预包装食品减盐方面还需实质性推进。这项研究发现居民食盐摄入的近1/3来自预包装食品,考虑到预包装食品销售量逐年增长、设定食品最高钠含量标准比改变个人烹饪和饮食习惯更具可操作性,建议国家尽快出台相关政策。”

  论文通讯作者、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王惠君研究员表示,这套标准是在权衡了减盐效果和配方调整比例等可行性指标后的最佳推荐。其明确的食品改良范围和幅度有助于企业落实,还能兼顾消费者口味逐步适应,为中国设立预包装食品钠含量标准提供了科学参考。

  


原文链接:http://wsjkw.hebei.gov.cn/zwyw/397260.j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