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识丨感冒流感新冠三重风险,如何科学防治?
冬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疾病高发季节,换季流感、偶发疫情,面临感冒、流感、新冠病毒感染三重风险,该如何应对呢?创新中药连花清瘟凭借在多种呼吸系统疾病防治中的整体调节和多靶点治疗优势,成为许多家庭的常备药首选。
传承创新两千年疫病用药经验
连花清瘟胶囊/颗粒(以下简称连花清瘟)是应用中医络病理论指导防治呼吸系统病毒传染病的创新中药,其组方汇集了两千多年来中医药防治疫病用药经验,以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麻杏石甘汤与清代吴鞠通《温病条辨》银翘散为基础方,汲取明代吴又可治疫病用大黄经验,同时配伍藿香芳香化湿护脾胃,红景天调节免疫固正气,组方体现“卫气同治、表里双解,先证用药、截断病势,整体调节、多靶治疗”的积极干预策略。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麻杏石甘汤和银翘散两个药方都具有良好的退热、止咳、抗炎、抗病毒作用。辛凉宣肺与泄热,可以解决患者的体温持续不降;清肺止咳平喘,可以改善患者的咳嗽不止,呼吸困难;抗炎抗病毒作用可以抑制病毒的复制,抑制病毒感染引起的系统性炎症反应。
由于连花清瘟主要针对的是发热、咳嗽、痰黏不能咳出、咽痛、乏力、肌肉酸痛等这样一个外感热病的症候群,因此只要症候群相同,不论是普通感冒、流感,还是新冠病毒感染,都可以使用连花清瘟进行治疗。
治疗感冒流感,多靶点治疗不拖延
普通感冒90%以上是病毒传播引起,以鼻病毒为多,临床表现多为喷嚏、流涕、发热或不发热、咽痛、咳嗽。连花清瘟具有辛凉解表、发散风热的作用,可以迅速改善打喷嚏、流鼻涕;清热解毒、宣泄肺热作用,可以消除发热、咽喉疼痛、咳嗽咳痰等症状;提高机体免疫机能的特性,可以防止感冒病程迁延。早用药,身体早轻松。
流感的临床症状比普通感冒表现得要强得多,特别是甲型流感,传染性较强,人群普遍易感。患者多表现为发热或高热、鼻塞流涕、头痛咽痛、咳嗽咯痰、周身酸痛等症状。连花清瘟卫气同治、表里双解的特性,既能通过清热解毒、宣泄肺热让体温回归正常,又能改善头痛、肌肉酸痛、咳嗽咳痰等症状。尤其是组方中的大黄,让体内热毒随大便排泄的特性,使体温下降后不容易再上升,这也是连花清瘟与西药退烧药最大的区别。
基础研究证实,连花清瘟可明显抑制甲型流感H1N1、H3N2,乙型流感等多种呼吸系统病毒;有效抑制多种细菌,有利于治疗混合感染;退热抗炎,止咳化痰;调节免疫,增强抗病康复能力,减少流感及肺部感染的反复发作,显示出多靶点、整体调节的特色优势。
综上可见,连花清瘟既可以治疗普通感冒又可以抗流感病毒。
防治新冠病毒感染,科学循证贡献多
自疫情发生以来,国内多家科研院所开展了中医药防治新冠病毒感染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以翔实的科研数据与研究成果,为我国抗击新冠病毒感染取得全面胜利提供了中医智慧。
针对新冠患者的治疗,发表在国际期刊《植物医学》的“中药连花清瘟胶囊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前瞻性、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应用连花清瘟可改善新冠病毒感染确诊患者发热、乏力、咳嗽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肺部CT特征,缩短症状持续时间和治愈时间,提高临床治愈率,缩短核酸转阴时间,在减少转重型比例方面显示出良好趋势。
在国际药理学界主流期刊《药理学研究》发表的《连花清瘟对新冠病毒具有抗病毒、抗炎作用》研究证实,连花清瘟通过抑制病毒复制、抑制宿主细胞炎症因子表达,从而发挥抗新冠病毒活性的作用。最新研究还发现,无论是对Alpha、Beta,还是Delta等变异株,连花清瘟都显示了稳定的体外抗病毒作用。
正因为有了大量确切的基础实验和临床研究证据,2020年4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连花清瘟增加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轻型、普通型”的新适应症,用于新冠病毒感染轻型、普通型,疗程7-10天。
从2003年进入市场至今,连花清瘟已经获得国家层面34次方案推荐,从甲型流感、乙型流感、禽流感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在这十几年我国发生的病毒传染性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连花清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近两年,连花清瘟已发表关于新冠病毒感染预防和治疗的研究文献 104篇(SCI论文 34篇),形成了细胞—动物—临床完整证据链,是目前研究证据最强,级别最高的中药。
作为治疗感冒、流感、新冠病毒感染的代表性中成药,将连花清瘟常备家中,出现相关症状第一时间进行干预和治疗,可说是“异病同治”“多病同防”的一个好选择。
原文链接:http://health.china.com.cn/2023-02/24/content_42271364.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