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健康城市

【白衣执甲】航空总医院迅速扩充急诊救治能力 24小时守护百姓健康

2023-01-11 来源: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作者:佚名

  

  1.png

  痊愈患者金女士热情地向急诊科主任尹吉东打招呼,表示感谢

  “主任,我来办出院手续了。”1月5日,在航空总医院急诊大厅,刚痊愈的患者金女士热情地向急诊科主任尹吉东打招呼,由衷地感谢医务人员的照护。金女士因新冠肺炎、担心焦虑就诊于急诊科,经安抚、治疗、会诊与转诊未果后转入老年医学科进一步治疗。痊愈后,金女士高高兴兴到医院办理出院手续。看着患者痊愈的背影,尹吉东发自内心地欣慰:“现在情况平稳多了,回想迎战高峰那几天简直是昏天暗地。”

  1.png

  航空总医院迅速扩充急诊大厅(樊松领 摄)

  2022年12月以来,随着疫情形势和防疫政策调整,百姓就诊需求骤增,尤其是发热与急危重症患者不断涌向急诊门诊。“一晚上收治十七八个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室还有30几位患者等待抢救。”尹吉东介绍说,从未见过这样凶猛的情况,一时间应接不暇,床位不够、人手不足……各种问题迎面而来。

  据急诊科副主任张海伶介绍,2022年12月18日(周日),党委书记、院长王建现场办公时得知有位58岁男性患者因新冠病毒感染导致白肺呼吸衰竭、心力衰竭、急性肾衰、重度水肿、无尿、病危的情况后,指示全力救治。急诊科积极协调人员和仪器设备,克服困难、创造条件,在抢救室给予呼吸机治疗发同时进行床旁血滤。几天后患者转危为安,安全返家。

  1.png

  急诊抢救室

  1.png

  急诊救治中

  1.png

  抢救室医务人员有条不紊守护患者

  1.png

  急诊大厅走廊里随处可见的加床

  1.png

  护士长张明霞整理治疗设备

  尹吉东表示,急诊科收治的多是肺部感染患者,且大部分是伴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科室压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但是无论遇到多大困难,救人是第一位的。随后,尹吉东一边将科室遇到的难题上报院里,一边与团队快速优化就诊流程,严格执行急诊分级原则,不仅要做到“急”更要做到“稳”,确保急危重症患者得到优先救治。

  1.png

  医院扩容急诊收治能力,保障急危重症就诊需求

  1.png

  急诊部分改扩完毕后挪床中

  1.png

  医务处、护理部、感染疾病处等部门协助急诊科挪床

  鉴于急危重症患者与日俱增的实际情况,院领导研究决定集全院之力支持急诊科、发热门诊,竭力满足百姓就诊需求。截至1月5日,医院累计抽调29名医生与28名护士支援急诊科;同时,紧急改扩留观区,增加20张床,增设新重症病房58张床,全力满足急危重症患者的就医需求。

  1.png

  急诊分诊护士综合评估患者情况

  1.png

  医护人员为患者测量血压

  1.png

  副护士长吴茂爱坚守一线

  1.png

  医护人员为患者输液治疗

  1.png

  医护人员为患者输液治疗

  作为患者的生命通道,急诊医护人员24小时与死神赛跑。随着阳性患者激增,不到一周医护人员陆续感染,即使顶着发热、全身疼痛、咳嗽、刀片嗓、水泥鼻等不适症状依然坚守一线。尹吉东不顾发热39.6度继续救治患者,副主任张海伶泡在抢救室一个月(新冠感染仅休息3天),没日没夜抢救患者,最多时一天要气管插管7-8个,深静脉穿刺7-8个,4个心肺复苏同时进行;马倩男在高强度下连续坚守夜班,崔培培发着烧坚持夜班、孙福山感染后心率120次依然坚守岗位,护士长张明霞、副护士长吴茂爱常驻科室一个月……战友倒下,同事顶上;家人感染顾不上照顾;因为大家明白,这个时候急危重症患者更需要自己。

  1.png

  张海伶叮嘱家属注意事项

  1月5日,在急诊科第二抢救室,张海伶查看93岁患者身体状况,了解老人恢复情况。老人女儿李女士介绍说,母亲能得到及时救治多亏了医护人员。医生护士抢救患者都是小跑着,衣服都湿透了。面对患者,他们以人为先,冲在前、忙在前、累在前,像张主任(张海伶)总是急匆匆的一路小跑、夏大夫(夏文菁)解释病情特别详细,经常加班,小护士自己咳着还要照顾老人,都让我们非常感动。李女士希望给急诊科全体医护人员加工资,谢谢他们。

  1.png

  急诊医生工作中

  1.png

  医护人员尽心尽力就诊患者

  夏文菁感谢患者与家属的理解,最近急危重症患者比较多,科室正处于困难时期,大家都在尽力用各自行动贡献力量。分诊护士吴志敏常常滴米未进。科室人员常常一天只吃一顿饭,十几个小时几乎无人吃饭、喝水。护士李萌、王俊娇、杨花蕊、刘莹婷等随时听候科室召唤,主动分担科室困难。急诊120工作量比平时增加了几倍,压力更大的是夜班,整夜都在随时待命,用车灯照亮生命。“当时处于正吃紧的时候,大家扛一扛或许就能扛过去。”张明霞道出了医护人员的心声。

  1.png

  行色匆匆的急诊大厅

  1.png

  医护人员了解患者情况

  1.png

  医护人员查看患者情况

  1.png

  护理人员为患者采集核酸

  在急诊科,分身乏术的医护们,脚下生风、语速飞快,不时咳嗽几声,悄悄捶下酸痛的腰,使劲儿眨眨眼睛,努力贴近监护仪屏幕,看看监护仪的参数是否有好转,看看呼吸机上设置的参数与患者是否匹配……看着医护人员疲惫的身影,家属对医护们表示由衷地感谢。

  在急诊大楼内,抢救室、走廊上到处躺在加床的患者。气氛虽然紧张,但有条不紊的节奏让家属安心。黎明的第一束光照在医护身上,在这个无比焦虑的冬天给了患者生的希望。

  


原文链接:http://wjw.beijing.gov.cn/xwzx_20031/jcdt/202301/t20230111_289606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