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健康城市

【迎院庆·学术论坛】2022北京国际神经变性病学术大会暨北京神经变性病学会/中国微循环学会神经变性病专委会学术年会成功召开

2022-11-16 来源: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作者:佚名

  

  2022年11月12日,由北京神经变性病学会和中国微循环学会神经变性病专委会主办、航空总医院承办的2022北京国际神经变性病学术大会暨北京神经变性病学会和中国微循环学会神经变性病专委会学术年会成功召开。按照疫情防控要求,本次会议采用线上的形式举行。

  1.png

  大会开幕式

  大会开幕式由中国微循环学会神经变性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航空总医院邢岩教授,学会常务副理事长七维医学研究中心刘森教授,学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天坛医院纪勇教授共同主持。

  1.png

  王文标院长、李延峰会长分别致辞

  1.png

  詹启敏院士致辞

  首先是由大会主席航空总医院王文标书记/院长致欢迎辞,对所有在线参会的代表、专家、学者和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他指出:2022北京国际神经变性病学术大会暨北京神经变性病学会和中国微循环学会神经变性病专委会学术年会是航空总医院建院50周年系列学术论坛的重要开篇,大会以“聚焦前沿,为神经变性病领航赋能”为主题,旨在神经变性病这个学科领域,中国的临床医生和学者将站高望远不懈探索和交流,携手领航共创学科发展的美好未来。相信本届大会将成为本年度中国神经科学界最为重要的学术盛会之一。中国微循环学会神经变性病委员会全体成员敢于创新,勇于探索,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成为中国神经变性病诊疗领域的践行者和引领者。相信在学会的带领下,在各位专家同道的齐心努力下必将攻坚克难,在该领域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为健康中国做出积极贡献。 接下来由中国微循环学会神经变性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神经变性病学会会长李延峰教授致辞。他表示,中国微循环学会神经变性病专委会成立至今已经跨进第十个年头了。特别感谢詹启敏院士领导和无微不至的关心,感谢全部专委会和学会专家以及同道的支持,学会得到了长足进步,业界对于学会的发展有了一致的赞誉:中国微循环学会神经变性病学会和北京神经变性病学会,是中国神经变性病领域重要的学术力量,是进行学术交流、科研培训和国际交流的重要学术平台。李会长也特别感谢航空总医院以王文标院长为核心的领导团队,注重科研和学术发展,给予了学会巨大的支持,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神经变性病事业的发展,并祝贺北京航空总医院50年院庆,祝愿医院在王院长的带领下,走向辉煌,明天更好。在致辞中李会长也特别提到航空总医院对于学会另外一个重要贡献,是为学会、为中国神经变性病领域培养了一位重要的医学人才——邢岩主任,她在脑积水领域做出的杰出成绩,为我国的健康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社会效益无法估量,期待她在未来的学会工作中敢挑重担,为学会的发展再立新功。

  最后,中国微循环学会理事长、原北大常务副校长北大医学部主任詹启敏院士发表大会致辞。他赞扬了中国微循环学会神经变性病委员会自2013年成立以后做出的突出成绩,指出学会为全国的神经变性病基础和临床研究、科学实践形成专家共识和指南,搭建了很好的平台。有效整合了全国在该领域的学术力量和科学研究资源,很好地推动了我国神经变性疾病科学研究和临床诊疗水平的提高。目前,中国微循环学会神经变性病专委会几乎在全国所有的省市都有学组和学术力量,目前成员单位已经有100多家,这些力量的整合,推动了我国神经变性疾病领域人才队伍的成长,推动了科研研究和临床诊疗的国际化进程。学会已成为国内外神经变性病学者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学术平台,也已成为中国的神经变性病领域重要的学术力量。最后詹院士预祝航空总医院50华诞快乐。

  1.png

  大会发布《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临床管理中国指南》

  1.png

  大会发布《路易体痴呆诊疗指南》

  1.png

  北京神经变性病学会转化医学分会宣布成立及证书颁发

  开幕式上,大会还进行了《神经变性病学》新书发布及中国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路易体痴呆新指南新闻发布及北京神经变性病学会转化医学分会成立及证书颁发,对在各自的岗位对学会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团队和个人进行了表彰。

  学术报告部分主要分两个环节。主题大会的“聚焦前沿 为神经变性病领航赋能”院士/院长论坛部分由三位院士和一位院长进行了学术报告。

  1.png

  刘德培院士作报告

  首先进行报告的是北京市科协名誉主席、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科大学前院长刘德培院士。刘院士报告的题目是《P66SHc维系的内源性过氧化氢昼夜节律振荡调控近日钟》。刘院士结合神经变性病主题详细阐述了P66SHc维系的内源性过氧化氢昼夜节律振荡调控近日钟和神经变性病的关系,并用大量清晰的图表表示不同的传导通路,为在神经变性病领域以后在该方面进行基础和临床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思路。

  1.png

  詹启敏院士作报告

  第二位报告的是詹启敏院士,报告的题目是《科技创新助力临床医学发展》。他指出,2014年总书记提出的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的科学论述意义深远,提出当前是中国健康事业发展的最佳机遇期,当前的健康概念是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健康关注等。他指出了健康事业面临的巨大挑战和科技创新在迎接挑战中的重大作用,指出科技创新如何助力临床医学发展。

  1.png

  陆林院士作报告

  第三位讲者是来自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院士,报告的题目是《国内外脑科学研究计划进展及形势》。他从国际脑计划、中国脑计划总体布局、脑疾病领域重要进展、脑疾病领域可能突破四个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高屋建瓴地指出脑科学研究的方向。

  1.png

  王文标院长做报告

  第四位讲者是航空总医院党委书记、院长王文标。他报告的题目是《差异化学科建设,为医院发展提速赋能》。王院长首先介绍了医院近50年发展的概况,详细阐述了医院差异化学科建设的详细情况和实践成果,指出差异化发展的定位、核心、支持和支撑的重要方面,以重点学科的大量实例向所有与会者展示了差异化发展这一管理理念在航空总医院50年发展中的重大提速赋能作用。

  主题大会的“神经变性病 中国与世界对话”环节由神经变性病学会的三位分别在各自领域取得丰硕成果的专家汇报各自专业的最新进展。

  邢岩教授做报告

  第一位做报告的是航空总医院邢岩教授,报告的题目是《中国成人正常压力脑积水防治现状及国际地位》。她详细阐述了中国脑积水工作虽然起步晚,但最近的几年迅速发展逐渐取得国际同行瞩目的现状。

  1.png

  纪勇教授做报告

  第二位报告者是北京天坛医院纪勇教授,报告的题目是《中国路易体痴呆诊疗指南解读》。他从中国路易体痴呆诊疗现状讲到指南的重要性并对该版指南对以往指南的更新做了详细的阐述。

  1.png

  唐北沙教授做报告

  第三位报告者是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唐北沙教授,报告的题目是《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NIID)临床与机制》。唐教授首先介绍了NIID的基本概念,接下来详细阐述了其临床与机制,使与会者对该包涵体病有全面深入的认识。

  最后,李延峰会长在总结发言中指出本次会议召开非常成功。感谢各位线上线下专家同道的积极参与,相信大家一起努力,定能在神经变性病领域做出更大成绩。

  下午及次日进行了全英文国际论坛及青年论坛、精准医学、分子影像与医养结合、神经变性病诊治与康复、睡眠医学、认知障碍、护理论坛等等多个亚专业方向的论坛,内容丰富前沿、精彩纷呈。与会者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期待未来更多的交流和学习机会。

  据悉,本次大会是航空总医院50华诞系列学术论坛的开篇学术大餐,26-27日将有额颞叶痴呆、可逆性痴呆聚焦正常压力脑积水国际高级研修班等神经变性病系列论坛继续呈现,欢迎继续关注。

  


原文链接:http://wjw.beijing.gov.cn/xwzx_20031/jcdt/202211/t20221116_285993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