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市“四力同驱”推进“安心托育”助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今年以来,滁州市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精神,全力推动婴幼儿照护服务健康发展。截至2022年9月末,全市总托位10172个,年内新增托位3820个,千人口托位数2.55个。
部门统筹强合力。建立以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为组长、27个相关职能部门为成员的“一老一小”联席会议制度,研究制定《滁州市幼儿托育民生工程实施方案》,明确10类23项重点工作,以健全政策体系、扩大服务供给、打造发展环境、完善监管服务,促进托育服务健康发展。截至2022年9月,全市共有托育服务机构55个,托幼一体化幼儿园183个,全市新建县级公办独立托育服务机构1个,示范性托育服务机构8个、医疗机构托育点5个。
政策实惠激活力。出台《滁州市支持社会力量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专项行动政府政策清单》,明确土地规划、报批建设、人才支持、财税补贴、金融支持、服务价格、监督管理等7个方面24项政策,支持社会力量举办托育服务。开展示范性托育服务机构创建活动,对符合条件的托育服务机构命名授牌,并给予3—5万的一次性奖补,发挥其示范引领、带动辐射作用。
强劲扶持加推力。各县(市、区)分别制定托育机构日常运营补助办法,将对普惠托育服务机构的补贴标准,提高到100元/生·月。市发展改革委、市卫生健康委、市供电公司积极落实托育机构用电用水用气执行居民生活类价格政策,全市49家备案的托育机构,年均运营成本降低0.5万元/个。为托育机构纾因解难,免除南谯区乌衣社区托育服务中心房租、减免来安县蜗贝家托育服务中心房租4万余元。
多元发展挖潜力。天长市兴办全市第一家公办独立托育服务机构;琅琊区、南谯区、来安县积极申报“普惠托育服务专项行动”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利用社区用房、计划生育服务所建成托育服务设施12个,形成滁州特色的“公建民营”模式;市第一人民医院、天长市中医院、明光市人民医院、来安县人民医院、凤阳县人民医院等5家积极开展托育点建设,为职工提供福利性婴幼儿照护服务。
原文链接:http://wjw.ah.gov.cn/xwzx/sxgz/5651339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