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维生素补充剂并非人人必备,别让 “跟风” 变成 “智商税”
在全民注重健康的今天,维生素补充剂成了不少人手中的“健康标配”:年轻人囤着复合维生素当“熬夜救星”,家长给孩子买维生素D预防近视,中老年人则热衷钙加维生D的组合。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全国健康产业调研中心提醒您,盲目跟风补充维生素,不仅无益,反而可能让“健康投资”变成一笔昂贵的“智商税”。
首先,维生素是“补充剂”而非“替代品”。对大多数健康人来说,日常饮食已能满足维生素需求。新鲜蔬菜中的维生素C、深绿色蔬菜里的维生素K、动物肝脏中的维生素A,还有通过晒太阳就能合成的维生素D。新鲜果蔬、粗粮和优质蛋白提供的营养,是任何药片都无法比拟的。忽视三餐而依赖药丸,无异于舍本逐末。

其次,过量补充存在健康风险。维生素分为水溶性和脂溶性两种。水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C、B族)多余部分会随尿液排出,长期超量仍可能增加肾脏负担。而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D、E、K)若摄入过量,则会在体内蓄积,引发中毒反应,可能导致头痛、恶心、肝损伤甚至更严重的后果。这种“过犹不及”的道理,往往被追求“多多益善”的消费者所忽略。
那么,哪些人真正需要补充剂呢?答案是特定人群。如如备孕女性(需补叶酸)、新生儿(需补维D)、素食主义者(可能缺B12),以及经医生诊断明确缺乏某种维生素的人群,才应在专业指导下进行针对性补充。
维生素补充剂并非“健康万能药”,仅适合饮食不均衡、特殊疾病等特定人群,且需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与其盲目跟风花钱买“安心”,不如先调整日常饮食结构,毕竟健康的关键从来不是靠补充剂“堆砌”,而是科学的生活方式。
【全国健康产业调研中心】招募健康产业信息员,关注反腐倡廉,依法维权,依法行政,扫黑除恶。010-56153985,15340162831,010-53387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