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健康知识

孤独不是性格病,是“心”病!3招自救指南

2025-09-26 来源:健康内参编辑部  作者:

你是否常常感到孤单,并下意识地将此归咎于自己“性格内向”或“不善交际”?请停止这种自我批判。最新的心理学和医学研究告诉我们:孤独感,并非性格缺陷,而是一种亟待关注的身心健康信号。更令人警醒的是,长期的孤独感,正像一个沉默的杀手,悄悄地伤害着我们的心脏。

长期忽视孤独感,会给心脏带来严重伤害。研究表明,长期孤独的人,交感神经会持续处于兴奋状态,导致血压长期偏高,心脏需要更费力地泵血,久而久之会加重心脏负担。同时,孤独还会让身体产生慢性炎症反应,损伤血管内皮,增加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的发病风险。有数据显示,长期孤独者患心脏病的概率比普通人高30%,其对心脏的危害不亚于吸烟、肥胖。

孤独不是性格病,是“心”病!3招自救指南

其实,走出孤独并不难,试试这3方法:

第一,主动建立“轻联结”。不用强迫自己开展深度社交,从简单的互动开始,比如每天和小区保安说句“早上好”,在超市排队时和邻人聊两句家常,这些短暂的善意互动,能慢慢积累情感安全感。

第二,培养“兴趣社交”。根据自己的爱好加入社群,比如喜欢读书就去读书会,爱运动就参加徒步小组。在共同兴趣的加持下,交流更自然,更容易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减少社交焦虑。这种基于共同兴趣的连接,比纯粹的应酬式社交更有深度,也更能滋养内心。


第三,与自己“好好相处”。在向外寻求连接之前,先学会向内建立稳固的关系。当你感到孤独时,不要苛责自己,而是像对待一位好朋友那样对待自己。可以对自己说:“感到孤独是正常的,这并不代表你不好。”然后,为自己做一件能带来安慰的小事,比如泡一杯热茶、看一部喜欢的电影,或者只是安静地坐一会儿,感受自己的呼吸。当你能舒适地与自己相处,就不会被孤独感裹挟,反而能在独处中积蓄向外联结的勇气。

请记住,孤独是一种普遍的人类体验,它不可怕,也并非你的错。它只是一个提醒,提醒我们需要更多地关注自己的内心,并主动迈出连接的一小步。从今天起,用这三个方法,温柔地拥抱自己,走出孤独,守护好你的心。

全国健康产业调研中心】招募健康产业信息员,关注反腐倡廉,依法维权,依法行政,扫黑除恶。010-56153985,15340162831,010-53387021。